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27章 巧遇

明朝第一国师 第27章 巧遇

作者:鲈州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不管怀着怎样的想法,众人都赞成跟刘同寿走一趟,尽管大多数人都没抱有任何希望。

这是件惠而不劳的事情,不管水灾到底会不会来,反正去一趟县城并不花费什么,万一知县大人被小仙师说动,做出承诺,那灾后大家就安心多了。

同往的人不少,韩应龙闻讯后,当即要求跟刘同寿同往。

肠痈,也就是阑尾炎虽然麻烦,但在李言闻眼中,也没多麻烦,针灸配合汤药,当即就缓解了病痛,随后他又去探视了韩母,表示病虽重,却也并非无法治愈,只是耗时良久,需要的名贵药材也比较多罢了。

原本后者对韩家也多少算是个麻烦,但如今却不需担心了,齐胖子拍着胸脯揽下了这桩事,为此他还和张员外很是争执了一番。刘同寿当时很奇怪,事后打听清楚才明白,原来张员外受了李家父子及时出现的启发,又惦记起了当日那个‘状元之才’的评价。

这就是装神弄鬼的精髓了,只要开始的预言成真,见证者就会主动追捧后面的,哪怕那些都是假的。这是刘同寿的成就,同样是他烦恼的来源,怀着侥幸心理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对老道的信心太足,所以才对可能到来水灾不以为然。

对此,刘同寿也无可奈何,虽然他把预言中的后门反复强调,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象李时珍那样通情达理,或者也是当局者迷的缘故吧。对百姓来说,天灾实在是一种太过恐怖的存在,哪怕是想想,都会让人痛苦。

李时珍也跟了来。

这位未来神医也是现学现用,将刘同寿那番增长见识,也是做学问的一种方式的言辞说动了他爹,欣然同意他前往,琢磨着能跟知县打上交道,就再好不过了,毕竟上虞冯知县是个进士出身,跟这种人接触,也是游学的一种形式。

当日刘同寿教给韩应龙的锦囊妙计,也是因此而设。这位神医之父有感于医生社会地位太低,经常遭受欺压,因此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让李家抛弃医生的身份,成为官宦世家。

为此,他不肯传授医术给李时珍,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后者三次乡试不中,最终找他摊牌时,他才放弃了这个坚持。而此时,他的一颗心正是火热得紧,凡是跟科举有关的东西,他都很感兴趣,这也是他肯和韩应龙千里迢迢,同赴上虞的原因。

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真是让人无从置评啊。刘同寿微微叹了口气,然后转身正容,郑重其事的拿起了鼓槌,敲响了县衙前的那面大鼓。

“谁在乱敲鸣冤鼓,不要命了吗?”鼓响人至,空荡荡的衙门口,立时便多了两个衙役,按说衙门口,是要有人值班的,这俩人八成是去哪里偷懒了,却不曾想有人敲动了鸣冤鼓,因此都是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咦?是……咝!”俩衙役确实很恼火,那鼓根本就不是给人敲的,他们在门前看守的职责之一,就是防止有人乱来,这下失职,回头肯定要吃挂捞。正在心里发着狠,准备先出口恶气时,却冷不防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俩人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气,腿都有些发软了。

“小……道长,您怎么会来这里?难道东山镇还有人敢惹到您头上?”

“贫道有要事欲面见知县大人,来时却见得无人,不敢擅闯县衙,这才冒昧击鼓,还请二位见谅。”刘同寿打了个稽首,语气倒还客气。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