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后记一百一十四:儿子的名字也能拿来撒狗粮

第(1/3)页

《仪礼·丧服》和《礼记·内则》,都规定孩子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取名。

传到后来,也有百日取名的说法。

还有半个月,才到取大名的时候,朱棠溪已抱着孩子开始研究。

“六郎,你家上一辈联名了,为何你这辈没有联名?”朱棠溪好奇道。

联名,也叫连名。

字辈属于联名的一种方式。

也有用偏旁来联名的,比如赵桓、赵楷、赵构全是木字旁。

谢衍说道:“我以前也问过。好像谢氏用的字辈,延自大明开国之前。当时谢氏拆成了六支,一支留在河南,其余迁徙到河北。”

“到我父亲那一辈,字辈就用完了。独流镇的那一支谢氏,最开始生活艰难,就连祠堂都没建,更别谈什么开堂立宗。”

“后来渐渐有了起色,却因为建祠堂闹起来。”

“独流河西边的谢氏,要把祠堂建在西边,因为那是独流谢氏的始居之地。但我们独流河东边的谢氏,却是出了一个进士,所以坚持在东边建祠堂。”

“本质不是祠堂建在哪里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谁说话管用。”

“两边争执不下,祠堂也拖着不建,字辈自然也没法续。就连族谱,也是各自一本,始终没有人主持合谱。”

“后来我祖父的兄弟,在瀛州做官时病逝,其子孙也迁去瀛州定居。东边的进士没了,西边就更不服气。”

朱棠溪感慨道:“既是同族,何必争这许多。”

谢衍笑道:“去年就开始续族谱了,今年正在建祠堂。”

“为何如此顺利?”朱棠溪明知故问,她其实已经猜到。

谢衍牛逼轰轰说:“当然是因为出了一个驸马爷。而且我爹也是进士,我兄长又中举了,东边彻底压倒西边。”

朱棠溪噗嗤一笑:“看你那得意的样子。”

谢衍说道:“新的字辈,年初已经排出来,开头四个字是‘德言事功’。所以,我在族谱上的全名,应该叫做谢德衍。但只论族谱,其他地方不必改。改起来实在太麻烦。”

“言字与谢相合还很好听的,”朱棠溪思索道,“虎哥儿该叫谢言什么好呢?”

谢衍说道:“驸马嫡子不排字辈也无所谓,家族那边不会说什么。”

“不行。”朱棠溪坚持要排字辈。

因为谢衍的所有庶出子,那是肯定要排字辈的,这就显得公主的儿子是外人。

朱棠溪眼珠子一转:“谢言琴如何?”

“哪个琴?”谢衍问道。

朱棠溪说:“钢琴的琴。”

谢衍嘀咕道:“这也太像女子之名了。”

朱棠溪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六郎读过此诗吗?”

“谁的诗?”谢衍说道,“我虽不精于诗词但经这几个月学习,也能听出此诗平仄韵律不对。”

朱棠溪笑道:“苏东坡的诗。”

“呃……”谢衍不敢随便评价了。

朱棠溪提笔把诗写下来:“六郎再好生品味一番。”

谢衍认认真真反复读诗,大概知道公主是啥意思了。

公主自比匣中之琴,出身再名贵也不能自己发声。而谢衍则是那弹琴之人,让公主的人生从此有了意义。

一句话,把儿子的名字,也拿来撒狗粮!

谢衍心里暗暗给儿子说声对不起,拍手赞叹:“谢言琴,好名字。我愿一辈子做姐姐的抚琴之人。”

朱棠溪甜蜜一笑:“六郎明白就好。”

“哇呜呜呜呜~~~”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