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后记一百零八·大明的妇产医学技术

北宋穿越指南 后记一百零八·大明的妇产医学技术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老会长给朝廷上疏,请求更改科学单位的时候。七八个妇产科医护,急匆匆赶到公主第。

“李先生,拜托了!”谢衍朝着一位乳医焦急行礼。

乳医,即负责接生和治疗产后疾病的医生。(从汉代以来,就一直这么称呼。)

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乳医往往也做接生婆。但如果是男性或年迈女性,则一般只是站在旁边指导,非常危险的时候才会亲自动手。

今天请来的,是洛阳第一乳医李太婆。

她的真名很少被提及,人们皆以“李太婆”相称。因多次成功接生皇子皇女,李太婆目前已是芙蓉学士。

她已经六十八岁了!

一间净室,被用作产房。

虽然大明已经有公立医院,但分娩还是选择在家里。

甚至可以说,除了较大的外科手术,大明百姓一般不会住院,诊断拿药之后就直接回家。而且权贵和富人,喜欢把医生请到家里来。

“砰!”

房门关上,谢衍不被允许进入,只能站在外面干着急。

“殿下请站起来。”李太婆进了产房就说。

青鸾和紫凤,连忙把朱棠溪扶起来站立。

李太婆等众多医护,拿出酒精开始洗手。调配好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也陆续从药箱里取出。

不用李太婆指挥,随她而来的医护人员,已经在各自忙活了。

李太婆在给公主号脉之后,又开始观察、触摸公主的下身和腹部,说道:“还早呢。扶着殿下散步。对了,侍女全都出去。”

古装影视剧里,产妇躺在床上呼天叫地,然后就一声婴儿啼哭,接着母子平安的情况,在中国古代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从汉唐到新中国,产妇要么站着生,要么就是坐着生。

甚至到了新中国的特殊十年,都还有这样的记录:某山村的产妇已站不住了,被绑着头发吊在房梁下。直至卫生所的医生赶来才让产妇立即躺下。

因为传统的接生观念,站着或坐着更容易生产(坐是坐在接生桶上)。

只有坐的力气都没了,古代接生婆才会允许产妇躺下。

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

新中国对旧式产婆进行培训,核心口诀就是“一躺三消毒”。

躺着生孩子,可以防止出血过多。

这种错误的接生观念,直至朱铭在位后期,才慢慢的改正过来。但在接生之前,还是习惯让产妇站着。

青鸾等侍女,全部被轰出产房。

朱棠溪由护士搀扶,在产房里缓慢行走。

医护们拿出消毒过的棉垫,先在床上铺了一层。接着又铺消过毒的床单。

穷人家肯定没这么讲究。

“太婆,有危险吗?”朱棠溪问。

李太婆笑道:“殿下且安心,你就是我接生的。”

简单一句话,朱棠溪就没那么紧张了。

又过一阵,李太婆说:“注射盐水。”

立即有护士拿出注射器。

注射器的针头为铁制,注射筒却是玻璃制成。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用蒸汽消毒。

生理盐水也装在玻璃瓶里,用软木塞给塞好。

由于软木塞长时间放置,有可能会发霉滋生细菌。所以生理盐水都是临时调配,再装进蒸汽消毒的玻璃瓶里,软木塞同样要经过消毒处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