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五代枭雄 > 第四十七章 不好的消息

五代枭雄 第四十七章 不好的消息

作者:一包黄果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8: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杨琏笑了起来,道:“陛下,无论什么时候,人才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如今是战乱时期,文臣武将都最为重要,可是随着老一辈文臣武将的先后逝去,各方面都捉襟见肘,微臣以为,举办文武科举,迫在眉睫!”

李景遂略作沉吟,道:“吴王,你的意思是要从民间招揽人才?”

“正是,民间藏龙卧虎,行伍之间也有志士,若是都能提拔起来,大唐其实不缺人!”杨琏解释。

李景遂沉吟了片刻,迟疑着道:“可是金陵刚刚动荡,皇兄驾崩,这个时候举行,恐怕不适合吧。”

“陛下,先帝的安葬固然是大事,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微臣总有一个不好的预感,大唐虽然设置了重重关卡,但未必会捉到郭荣。此人才能不亚于秦皇汉武,回到开封,必然回成为大唐的劲敌,北方百姓一向又比南方彪悍,只要有一个强势英明的君主,这天下的情况就会像北方倾斜。”

“陛下试想,从古至今,有何人能够从南统一北方?纵然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也只是接近成功而已!”

李景遂一阵沉默,刘裕是何等人,他自然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不能与刘裕相比,刘裕做不到的事情,他更做不到了。

“吴王,难不成我们与周国就不能划江而治吗?”一听杨琏如此说,李景遂没有了信心,北方良将辈出,士兵又如此彪悍,大唐怎能与他们对抗?

杨琏摇摇头,分析了起来,周国的天子如果同汉国或者是晋国的天子一般,那么大唐根本不惧,可是,周国天子郭威可不是一般人,此人出身贫寒,身处下层,经历了太多得悲欢离合,对民间疾苦有很深的认识,所以郭威称帝之后,一改朝廷风气,积极恢复生产,北方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而且由于大唐实际上控制了山东各郡,并有两淮精华地区,富庶程度不是周国能比的,为了开封的安全,郭威根本不可能束以待毙,他至少要掌控了山东,开封才会安全。

如果让周国占据了山东,他们就会念着两淮,有了两淮,必然会惦记着江南各地,一旦划江而治,周国就会看出大唐的脆弱,进而得寸进尺要求更多。那个时候,大唐真要像割肉一样,把土地一块一块的割出去吗?

杨琏的话让李景遂沉默了好一会,他不得不承认杨琏说的有理,尤其是哪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道尽了从古至今以来的历史趋势。秦汉之后,三国鼎立,战乱不休。西晋短暂统一之后,便是无休止的战乱,外族入侵,民不聊生,直到隋唐一统。可是唐朝中后期开始,类似春秋战国的形势形成,各地藩镇形成一个个小王国,无视大唐朝廷,直到黄巢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朱温杀帝建立梁国,大唐彻底灭亡了。

如今的大唐虽然自称李唐后裔,但李景遂自己也清楚,他们和前朝的大唐皇室压根没有半点关系。

如今乱了这么多年,或许天下就要一统了。是周国统一天下还是大唐?李景遂自然希望死狗后者。

可是如杨琏所言,大唐无论是将领素质还是士兵的素质,都无法和周国相比,所以举办科举,就势在必行了。

李景遂想了好半响,最终点点头答应了。两人又聊了一些细节,李景遂站起身来,带着杨琏朝着后院走去。

清凉殿内,几具棺材摆放在这里,棺材后烛火燃得正旺,正是李暻、钟皇后、李从嘉等人的棺材。

李景遂站定,注视着好半响,眼里流出了泪水,道:“李氏一门,人口虽说不多,但也不算少,这一次李弘冀造反,居然死了这么多人,朕、朕的这颗心,十分心痛啊!”

“陛下,这是无法挽回的事情,逝者已矣,活着的要勇敢活下去,才不负先帝所托!”杨琏回答。

李景遂点点头,道:“吴王,皇兄待你可谓不薄,钟皇后视怀柔如同亲生,吴王上几柱香吧,也算祭奠皇兄的在天之灵。”

杨琏点点头,从一旁跪着的宫女手中取过几柱香,躬身弯腰,朝着前方拜了几拜,把清香插在了香炉里。

“唉!”李景遂叹息了一声,也从宫女的手中拿过清香,点燃了,恭恭敬敬地施礼。

插完了清香,李景遂神色黯然地慢慢踱步,杨琏跟在他的身后,两人一前一后,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李景遂已经选定了李暻得安葬地点,就在玄武湖边上,依山旁水,是个风水宝地。这时候天气还算炎热,尸体不能久放,墓地虽然仓促了一些,但也要安葬了,李景遂把时间定在了两日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