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 第40章 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第(1/3)页

【唐贞观十五年,由于唐朝将灭国了的东突厥部众安置在漠南地区,薛延陀不乐意了,于是就率军攻打东突厥部众,但被唐军出兵打败。

唐贞观十九年,薛延陀多弥可汗,趁着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竟然率军攻打河南朔方郡,但唐朝军队早有准备,大败薛延陀,多弥可汗也逃跑了,后被回纥人杀死。

薛延陀国人又另立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担心日后东山再起又为大患,就下令让李绩征伐薛延陀,直接灭了薛延陀国,设燕然都护府于单于台,统领薛延陀区域。

从此,大漠南北均归于唐朝!】

“霸气!”

“对于不听话的小弟,就应该这么做!”

“哈哈哈!我大唐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

李世民的世界里,无数人欢欣鼓舞,对李世民这个皇帝和大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至少在李世民统治的这段时间内,他们不用担心遭到外族人的攻打了。

【军事实力只是一方面,要综合评价一位帝皇和一个国家,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来综合考量。】

【政治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在任命人才方面,很早就显露出了与其他皇帝不同的眼光,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在乎人才的出身是否贫寒富贵。】

【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李靖、李勣等,他们都是忠诚正直、廉洁清贫之人,都是一代名臣、名将。还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都是大唐最顶尖的人才。】

能被苏迁单独拎出来夸赞一番,足见他们的才能以及在朝廷中的分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刘邦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手。

【隋朝时期,常见世家子弟充斥官场,后来在隋朝两代皇帝的改革下,靠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制度也逐渐被更加公平的科举制所代替。

科举制的施行为很多身份低微,家庭贫寒的人脱离困苦提供了新的途径,沿袭并优化了科举制度的唐朝科举,也为唐朝的官场注入了新的血脉和活力。】

【经济方面: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农桑,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和根基,农业的较大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施行,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农民能够安心农事生产,减少了流民,稳定了社会。】

在封建社会,等级层级非常严格,士农工商分得特别清楚。但在贞观年间,这一切似乎有所被淡化了。

长安城也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草市和夜市的发展,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

农业、商业都发展起来了,那么社会又如何能不稳定繁荣呢?】

【文化方面:儒、释、道三教也贞观年间都有了不错的发展,三教带来的不仅是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随着唐朝的不断强大和开放包容的处世态度,许多外国友邦也派出团队来到唐朝互通知识,互相学习,这也为大唐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