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七十二章 知乎?Quora!(求追读)

第(1/3)页

有了之前和周新的一番对话,吴世强在踏上回去的航班时,颇有一种“此去关山万里,定不负云起之望”的豪情在心中。

这种国外资本帮助华国技术扶贫的事情,除了新兴投资,还有哪家投资机构会做?

这里面最关键的点在于,国外资本即便投资经理是华国人,但是受限于绩效考核和个人利益,他们不可能去投资没有收益或者说收益渺茫的企业。

但是周新不同,新兴资本背后是周新,周新的战略设计导致,新兴投资是唯一一家愿意去这么做的企业。

生怕自己收益率太高,要通过投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基础技术来把收益率拉低的企业,还能有第二家吗?

即便是后世的国有投资机构们,除非是政策性基金,不然也绝对是以收益为导向。

因此吴世强在回国之后,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包括家里、自己的同学朋友等等,找了一些做天使投资的人聊天,试图打听他们知不知道有哪些集成电路的企业做的比较好,而且缺钱的。

虽然他们现在不会投,但是现在属于项目储备阶段。

“世强,国内的集成电路企业和国外差太远了,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去投资这个领域的企业。

而且你要知道,集成电路这个领域,主要都是国家在玩,我们这点钱投进去连個水花都打不出来。

像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这些都是国企,他们不差钱,你想投资对方都不会接受你的投资。”

华国在1995年的时候搞了一个909工程,这个项目叫做:“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是为了加快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这里多提一句,华润半导体靠霓虹的NEC公司提供八英寸整厂0.35微米技术转移,在2000年实现了盈利。

华国在早期一直是国有资本在做集成电路,包括引进国外技术、晶圆厂等等。

909工程之前是908工程,这个工程当时投资了15亿rmb,1990年的15亿rmb,用于建设华晶电子6英寸的晶圆厂。

结果就是经费审批花了2年,是否引入AT&T的0.9微米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问题论证花了三年。

等晶圆厂建成之后,908工程最后的产品与国际同等产品的差距已经拉大了,产品完全没有了竞争力。

一直到2000年华国才意识到靠国企不行,靠国有资本统一建设搞了二十年,都没有搞出好的结果,然后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集成电路领域。

现在是1999年,没有政策,产业资本压根玩不转这个领域。

“数据库?操作系统?

你们是投资机构还是科研基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