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六十章 堡垒建成

明末大军阀 第六十章 堡垒建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0: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自从徐家败亡的这段时间,管队官王炆镇忙着处置徐家的那四处生意,全部交给总旗官贾洪雨料理,也开始陆续盈利赚了一点银子。

同时王炆镇从百户官厅搬了出去,直接住进了徐家宅院,并且将匾额改为百户府邸,高高兴兴的住上了“豪宅”。

至于黄山墩、风火山墩和沙沟墩那边,王炆镇也都安排人手重新组建了起来。王炆镇新任命了三名总旗官甲长,其中一人便是原来寻山墩的夜不收沈拓。

沈拓在剿灭海寇的战斗中立功,被王炆镇提拔为小旗官,这一次正好空缺出三个总旗官的位子,王炆镇便下令将沈拓再升一级,提拔为总旗官甲长,主持黄山墩。

而刘衍也没有闲着,听到了沈拓升官的消息,还特意派人送去了二十两银子的贺礼,并且邀请沈拓有时间过来喝酒。

随后刘衍在这段时间里,便一心一意的盯着大盘堡的修建,使得修建的速度快了许多,终于在中旬的时候,大盘堡建成了。

大盘堡的整个堡城周长约在六百多米,为传统的正方形,通体以黄土夯筑,不包砖。堡墙的北部两端接着原来大盘墩的马圈围墙,正好原来这个火路墩可以用来守望。同时南门外的瓮城也是筑好,还挖有一道深三米,宽六米的护城沟壕。

在大盘堡堡外,原本简陋的较场也已经修缮完毕,不但平整了地面,还兴建了火铳靶场、武库、营房等设施,刘衍直接将这处校场修建成了一处兵营。

按照刘衍的计划,大盘堡的兵力还会继续扩充的,所以驻扎的地方一定要宽敞一些,要提前预留一些营房之类的设施,所以这边的校场便顺理成章的改建成了兵营,算是刘衍提前做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刘衍下令在军屯、海盐工坊也各修建了一些营房,陈勋旗驻地在军屯,张义旗驻地在海盐工坊。苗绍率领的亲卫旗驻扎的大盘堡内,其余的王越旗、汪博旗、许铭旗全部驻扎在校场营房内。

这样一来各处的营房都不满员,有不少的空房子,这些房子便是为将来扩编兵力预留的。

大盘堡修建完成之后,堡内众人的安全便有了保障,刘衍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终于是赶在清军入山东之前,将大盘堡给修建完毕了!

这一天,刘衍在汪博、王越、苗绍、许铭四名小旗官的陪同下,绕着修建好的堡墙巡视了一番。随后刘衍便吃惊的发现,大盘堡那密密夯筑的堡墙非常结实,其结实的程度已经超过了刘衍的预期。

之前在修建的时候,那些请来的工匠便在请示了刘衍之后,专门采买了不少的桐油,在修建堡墙的时候,往墙体中灌入了一些桐油。

当时那些工匠前来请示的时候,刘衍并不以为意,只道是这些都是工匠修建堡垒的固定流程而已。可是此时刘衍才真正的惊讶了起来,用力拍了拍墙体,吃惊的估计这堡墙的坚固度,甚至还要在后世的混凝土之上,要知道现在可是明末啊,想来真是不可思议,华夏工匠的技术果然不同凡响!

大盘堡的堡墙通高十米左右,上面修建有垛口和女墙,墙上遍布供鸟铳手射击的射击孔,还专门有倾倒金汁、滚油的位置,设计得非常科学,大大增加了大盘堡的防御力。

至于大盘堡堡墙的高度,刘衍记得此时大明各处边镇,以及沿海屯堡的堡墙普遍都是高六米到十四米,大盘堡的堡墙高十米,也算是中规中矩了,足以满足现阶段的防御需求。

随后刘衍等人来到了南面的大门外,在大盘堡南端兴建的城门通体以石块砌成,被刘衍命名为“平虏门”,内门命名为“兴泰门”。在堡门的正上端,镶嵌着一块石匾,正中浅刻楷书“大盘堡”三个大字,大字左右两边竖向阳刻楷书,记载了建堡的时间,军将,工匠等事迹人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