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十九章 买不到高粱

明末大军阀 第四十九章 买不到高粱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0: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九月中旬,秋收在即。

此时军屯各处都是金灿灿的庄稼,秋风扫过,到处都是一片金色浪涛,美极了。

陈勋站在田间地头,看着大片大片的成熟庄稼,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热泪。

在刘衍的执掌下,大盘堡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便有了巨大的成就,有如此的收获,放在去年都是陈勋不敢想象的。虽然今年的收获也不一定足够堡内军户明年的吃用,但是各家各户终归是有了收获,将来的日子也有了奔头,这就叫希望吧!

由于正是农忙时节,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收获,陈勋也开始率队日夜住在军屯上,跟着军屯上的军户青壮们一起抢收庄稼。

刘衍为了加快抢收庄稼的速度,让汪博队也一并住到了军屯上,一起抢收庄稼。

现在大盘堡虽然人手不是很短缺了,但这只是在大盘堡各项事务不再扩展的情况下而言。

刘衍已经有了扩充人马的计划,大盘堡修建也要在寒冬来临之前彻底完工,这些都是需要不少人手的,所以军屯收获的时间必须抓紧,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将扩充兵力、建堡完工的事情全部完成。

只是如此忙碌了几天下来,高强度的劳作不但让众军户疲惫不堪,还有几名军户在劳作的时候,不慎弄伤了手脚。

此时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是大盘堡一带的气温依旧很高,那几名军户担心收成的问题,只是稍稍处理了一下伤口,便又回到了军屯上忙碌起来,并没有将这些不经意的外伤放在心上。

结果没出两天,那几名军户的伤口无一例外的都发了炎,其中一名军户还高烧不退。

刘衍闻讯急忙赶来,亲自查看了一番之后,眼见几人的伤口都流脓了,情况恨不乐观。刘衍知道以此时大盘堡内缺医少药的情况,仅有的一些土药也无法有效的消炎,于是便命人赶了牛车,当日便将几人送到王家庄找大夫诊治,诊费都由自己来出。

那几个军户的家眷都围着刘衍千恩万谢了一番,然后便急匆匆的跟着一起去了王家庄。

“看来大盘堡也要配备一些大夫了,有时间要去一趟王家庄,找管队王炆镇要人了。日后要是遇到规模大一点的战事,没有合格的大夫随军,对于军中的伤员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刘衍心中想着,随即便想到了酒精,这可是杀菌消炎的良药,也是战场上必备的物资。

其实早在制作肥皂生财的时候,刘衍便有了酿酒的想法,不但可以酿酒赚钱,还可以附带着生产医用酒精,两全其美。

只是当时刘衍的精力都放在制作肥皂上面,随后又开始屯田、建堡,期间又有刘大煜、刘群义、沈文云带着人马过来闹事。再加上前段时间刘衍集中力量开辟晒盐场,紧接着便是出兵围剿海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前赶后错的压过来,让刘衍根本腾不出手来,也就将酿酒的事情暂时放下了。

如今大盘堡内外的事情都步入正轨,虽然还算不上繁荣昌盛,但也是欣欣向荣,一些事情都不用刘衍再一一盯着了,都有陈勋、王越、苗绍、许铭、汪博、张义这六名小旗官分管一摊,刘衍便想着将酿酒的事情提上日程。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刘衍便从夜不收队牵来一匹战马,独自策马前往王家庄。

赶到王家庄之后,刘衍没有去百户官厅,而是先去王家庄上的医馆,探望了那几个堡内的受伤军户,并且给几人留下了一些碎银子,让几人安心在这里养伤,待到伤好之后再返回堡内,几人以及家眷都是千恩万谢,刘衍这样的上官真是天下罕见的,两名妇人更是抱着刘衍的大腿嚎啕大哭,让刘衍也尴尬了一番。

从医馆出来,刘衍便策马来到了万福油坊。

刘衍在外面的拴马桩系好缰绳,然后迈步走进万福油坊,此时正在油坊内忙碌的王靖看到刘衍到访,顿时喜笑颜开,急忙放下手边的活计,拉着刘衍进去,同时王靖还不忘回头大声说道:“来个人,将刘总旗的战马照顾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