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 > 第241章 尾声(本书完)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 第241章 尾声(本书完)

作者:缘非不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8:4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241章 尾声(本书完)

因缘所生一切法,前逝后继,因果相续,永无间断,生灭无常。

譬如春秋交替,兼有寒暑。

又如草木旺盛,难免枯荣。

人乃血肉所造,自也如此。

善行从懂事起,就活得顺遂,修行生活几无波澜。

孩子单纯,便从来不会考虑很多复杂的东西。

但人的成长,必然会面对一些不愿面对的,比如,生、老、病、死。

善行八岁这年,春寒未散之际,老和尚福广大病,仅三天,眼见就不行了。

弥留之际,弟子们都围拢在他的榻边,神色哀痛。

但老和尚面上并无痛苦,只斜着头望着徒子徒孙,可惜嘴唇抖动着,始终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出来。

住持缘法伏身到近前,也是听之不清,只得凄哀的退到一旁诵经。

偏这时,一向懂事的善行却是挣脱了师侄的牵扯,不顾师兄的喝止,没规矩的站到了三位师伯之前,跪地膝行至床边,握住老和尚干枯的手掌,贴到自己脸上,并红着眼眶小声说了什么。

具体内容,除了长辈和靠近的师兄,再无人听得。

事后也有人询问善行,他到底说了什么才让老和尚含笑辞世,但善行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当时的情景了……

到善行十三岁时,天禅寺辈分最高的福德太师叔突然敲钟将所有弟子叫过来,修了好多年闭口禅的他只说了个“善”字,就没了声息,后山舍利塔又添了一座。

也是在这一年,由于新晋的知府对天禅寺颇多打压,寺中商议好几日后,大师兄善果带着大部分的人下山,去济南府新建一座下院。

至此,天禅寺冷清下来,这让年少的善行极不适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郁郁寡欢。

二十一岁受大戒,与善纯师兄一同到了济南府,师兄做了监寺,他则跟在佛兴寺住持善果的身边,参与了翻译大藏经的工作,五年后才回返。

时光悠悠,又是十年过去。师门长辈先后离世,到三师伯缘空圆寂时,善行已经三十六岁了。

这时的佛兴寺虽然建立时间不长,却极其兴旺,寺中僧人已达数百之多,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丛林,

也不知善果师兄怎么想的,门下弟子众多,偏不顾反对,执意要将佛兴寺住持的职位传给年纪最小,资历德行都还不足的师弟。

可善行更喜欢清净些的日子,为怕麻烦,只和天禅寺住持善铭打了个招呼,悄悄下山,托钵做起了云水僧。

凡是有些名望的寺院名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也正是这辛苦的修行,让善行开阔了眼界,见识了世间冷暖,又丰富所学,对自身修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这一走,不知年月,等风霜染白了眉毛,皱纹爬上眼角,青州善行已经成了大雍有名的高僧,在各地都有其传说流传,拥护者甚多。

他却走不动了,带着几个徒弟重新回到天禅寺,一面教导弟子,一面整理自身所学,此后再不曾下山。

然后徒弟又收了徒弟,到了早晚课或是用斋时,呼啦啦一大半都是他的徒弟徒孙,善行心中惬意极了。

他从小出家,虽不知父母是谁,却得到更多的关爱,长辈和师兄对他无不照顾有加,不忍苛责,修行路上也是顺风顺水,绝少烦恼。

就算就此闭眼,也算圆满了。

他笑着喝掉钵中最后一点粥,原想着回房小睡,可走了一半,突然心中一动,转了个方向,径自来到后山的观景凉亭。

刚过中秋,漫山的翠绿早已褪去,放眼望过皆是色彩缤纷。他的目光被一队飞鸣的大雁吸引,视线追随,可在扫到正头顶的那**日之时,蓦地怔住了……

——

地球,早春时节,远方山野枯败空旷,依旧残留着白雪的印记。可今日岛城却下起了雨,夹带着雪的雨水浇下,空气重又变得冰冷。

陈宗坐在车上,目睹了一场葬礼的结束。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拢了拢白发,从助手那里取了,打开雨伞走入墓园。

参加葬礼的亲朋学生都散了,只有一个灰袍和尚孤零零的执伞站在雨中。

陈宗将鲜放在秦氏夫妇的墓碑前,三鞠躬后,小声对和尚道:“大师还请节哀。”

那和尚只是点头,并未说话,面上也没有表现出多少的悲痛神情。

陈宗扫了眼已被雨水打湿的圈,又看向和尚,作为安全局与缘行和尚的联络人,与其交往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如今他已白发苍苍,即将退休。可资料上只比他小上三岁的缘行,却宛若青年,岁月似乎没有在其脸上留下任何痕迹。这便是修行人啊,真是让人嫉妒。

“大师今后有何打算?”他犹豫片刻,又问了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