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墨者荣耀 > 第64章 职方司

墨者荣耀 第64章 职方司

作者:白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24 来源:笔趣岛

五天假期到了,杨崇便到兵部报到;杨崇既然晓得自己的用处,所以原本想着以后就是每天去兵部点个卯,就找个理由溜走。没想到的是,尚书台又有新的安排,杨崇以兵部主事的身份,代掌长安职方司。职方司掌管天下诸州上交的地图,及城隍、镇戍、堡寨、烽候的布置,还有沿边少数民族内附等事,长安的职方司分管的关中、陇右、西域、西南四地。

这是兵部主事元无竭的主意,元无竭是元孝矩之子,袭爵洵阳郡公,从其他渠道知晓段文振的安排,故意做了点修改,提出把职方司的工作交给杨崇。问题是在长安的留守大佬们竟然同意了元无竭的建议,左屯卫大将军姚辩、左备身将军董纯、纳言杨文思联名签署,把奏章送到洛阳。

明眼人立即看出,他们给了杨崇一个做生意的机会,就是想利用杨崇开展与西域贸易,顺便给杨崇一个和裴矩对抗的舞台。但是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中枢在苏威、元寿、杨达的推动下,几乎在一天内就核准了这份奏章,报隋炀帝杨广批准后,由尚书右仆射苏威和兵部尚书段文振分别行文通知;段文振同时给杨崇去了一封私信,建议杨崇不要开战定向贸易,还是和独狐篡等人以刺探情报和清查可疑人员为主。

杨崇其实已经有些厌倦了官场上的倾轧,在洛阳和宇文恺商量过,得知不能辞官,杨崇就开始想钻研点学术方面的东西。看过段文振的信后,杨崇回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的一个新的设想,重绘关中和陇右的地图;至于刺探情报和清查可疑人员,可以协助独狐篡,但不能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西域贸易更不会插手,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在职方司,杨崇把自己的工作打算做了一份报告带给段文振。

长安职方司原来是整个兵部的职方司所在,在兵部紧靠着皇宫的一侧,戒备森严;职方司中收藏的图纸都属于国家机密,所以职方司的警卫完全由皇宫禁卫军负责,职方司里的工匠、吏员几乎全部是雇员性质,最多算是流外官和事业编众。杨崇来之前,暂时负责的人是小吏杨屈。

杨屈出身弘农杨氏一族,是杨素的庶子,因为杨素的叔叔杨文思的推荐,才谋得这份差事,现在已经三十多岁;在办事房看见杨崇,杨屈只能感叹自己命不好,杨崇是寒门出身,一年的时间就坐到兵部主事的位置,从七品的官员。杨崇预先看过杨屈的资料,微笑道:“杨兄这些日子辛苦了,以后还希望多多帮助。”

杨屈立即摆正自己的位置,施礼道:“杨主事,你来了,长安职方司必定能大放异彩。”

杨屈再是庶子,也是士族子弟,杨崇拦住道:“杨兄这是要折杀我啊。不过我确实有事要和你们商量,不知道你和裴老、许老他们有没有空?”

杨崇所说的裴老叫裴邦,是职方司的顶梁柱,出自河东裴氏,一手绘图的本领无人能及;许老叫许三川,军中出身,年轻时曾随高颎征战四方,有正八品的虚职,专门负责审核各地送来的图纸。杨崇这么问,肯定是有事情要做,杨屈笑道:“现在长安职方司如同虚设,各地新的图纸都送往洛阳,大家有的是时间,我这就去通知。”

一共来了六个人。裴邦六十多岁,有点驼背,气色很好,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许三川站得笔直,保留着军人的气度;除了杨屈,另外三人是负责到外地核查图纸的吏员曹通、马济、吴卓。杨崇首先宣布一切不变,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三国时,曾有一种六体地图,你们知道吗?”

裴邦点头答道:“制图六体是我们裴家的先人裴秀所创,可惜失传了,即使在裴家各房的藏书楼中,也只有几页残片。老朽当年就是看了残片和《禹贡地域图》十八篇的序言,才对绘图产生兴趣,可惜老朽愚钝,研究一生,也未能掌握这种方法。杨主事据传精通格物,莫非通晓此道?”

杨崇虽然不清楚细节,但是清楚裴秀的制图六体其实就是后来立体制图常用的比例尺、方位、距离、地势、倾斜角度、河流等,不过杨崇已经下定决心按后世地图的方法来,并且不会让裴家得到这个名声。杨崇笑道:“本官只是稍微懂得一点,不如我们一起探讨如何?”

杨崇格物名声在外,官位又高,杨屈等人自然没有异议。杨崇首先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即做图三统一,统一的方位,按照后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统一的比例尺,采纳裴秀留下的“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统一的路程距离,职方司中不同图纸对两地的距离要统一,不能一张图纸上说二百里,另一张图纸上则是一百八十里。

对于裴邦提出的高下、方邪、迂直,杨崇决定,地势用颜色和线条的粗细来分别高度,并且提出了用三百六十度分割圆的概念来表示角度。杨屈等人是一下子惊呆了,就连裴邦琢磨以后,也是胡子乱颤,叹服道:“杨大人果然是奇才,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几乎能把山川地貌全部在图纸上显示出来。”

杨崇谦逊道:“本官也就是个设想,诸位先帮我参谋一下,能不能实用,如果能够使用,我们再上报兵部,对职方司的全体吏员培训,推广到全国。裴老,许老,要不然我们先把长安方圆五百里做一个图,看看效果如何?”

裴邦和许三川自然愿意,如果此图能够成型,以后便能和杨崇一样留名青史,曹通、马济、吴卓三人甚至为谁去现在勘查争起来。三人都是行家,晓得只要图交上去,兵部一定批准,现在谁去勘查,除了能掌握第一手的经验,得到朝廷的一个奖励是少不了的,最后还哪是杨崇拍板,长安城归曹通,城北城西归马济,城东城南归吴卓。

杨屈听了很意外,这杨崇和传说中的不一样,看他的言谈安排,完全就是一个合格的官员,哪有传说中桀骜不逊的样子。可是等听到杨崇下面一句话,杨屈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杨崇说:“我给段尚书去了奏章,附了一份这种图纸,并且把这种制图法命名为大业制图法。大家好好干,朝廷一定会有奖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