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墨者荣耀 > 第57章 第一桩交易

墨者荣耀 第57章 第一桩交易

作者:白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24 来源:笔趣岛

启民可汗等人只不过商量了几个时辰,就做出决定,让咄吉世掌管的鄂尔浑牙旗来做第一笔,咄吉世来时,带着一个叫安乌唤的昭武人,有五十多岁,体格健壮,神采奕奕。杨崇请教了安乌唤后,为咄吉世定下了一个较合理的数字,两万只羊、七千头牛、两千匹马;当杨崇请咄吉世安排人去长安的时候,咄吉世笑着说:“史蜀胡悉就在长安,他是我的人,你让他和珠宝一起到榆林来。”

杨崇装作很意外地说:“我现在被他们卸磨杀驴,踢出了葡萄酒的生意,根本不知道史蜀胡悉在哪里,特勤还是派个人去玉海斋通知他吧。”

咄吉世收起笑容道:“杨崇,我承认,你在高昌干得很漂亮,到现在我也没有查出你安排的那个人,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查出来的。”

杨崇玩味道:“特勤吓着我了,其实我是为史蜀胡悉好,中原发财的机会远高于突厥。再说特勤不是一直有把突厥改造成大隋模式的想法吗?这次贸易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对你我双方都有利。”

咄吉世眼神闪过一丝惊愕,随即目露凶光说:“杨崇,知道的太多并不是好事。”

杨崇晓得自己说到咄吉世心中的秘密了,笑道:“特勤有没有想过,若是我大隋为你提供帮助,你的理想会实现得更快一些。”

咄吉世表面还是比较镇定的,但是内心已经有些承受不住,让突厥大隋化是他的一个梦想,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杨崇是怎么猜到的;而杨崇后面一句话的威胁更大,大隋能为自己提供帮助,就能为俟利弗提供帮助,就能为任何一个特勤提供帮助。而在目前的突厥牙帐,大隋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父亲启民可汗若不是有这个巨人撑腰,根本弹压不了其他部落。

咄吉世喘了口气说:“我同意和大隋贸易,只是金银财宝不能当衣服粮食,要来无用。”

杨崇指着安乌唤说:“有安先生在,特勤在什么地方买不到这些东西。据我所知,玉海斋也经营瓷器,瓷器可不是大隋的管制品。”

咄吉世大喜道:“这就没问题了。”

东突厥幅员辽阔,很多物品都有几处的来源,唯独贵族喜欢的瓷器,尤其是精美的瓷器,只有中原才有,可以说有多少要多少。咄吉世其实和安乌唤商量过,如果能通过贸易让鄂尔浑牙旗壮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咄吉世是处罗可汗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突厥最终讲究的还是实力。

杨崇暗地里冷笑,定向贸易的实质就是变相的连横,通过贸易把突厥的各个部落分开,在利益面前,让各族发生羊吃人的事件,大隋再一一击破。十五世纪后,由于新航线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的对外贸易急剧扩大,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和毛织业的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塞北各族流浪的地方只有大隋,到时候是予是取,主动权尽在中原。

段文振听完汇报,捋须而笑,比预料的要好,鄂尔浑牙旗是突厥有数的大牙旗,比原先设想的奚、霫、室韦等部落要有用多了。另一方面作为老将,段文振自然知道边关驻军其实早就和突厥各部暗地里做生意,只是其中的利润被边关将领和世家拿走了,今天杨崇能和突厥谈成第一单,兵部以后就能谈成第二单、第三单。只要源源不断的钱流入中枢,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解决,不过由于杨崇身上有着宇文家的烙印,段文振还是听从了明雅的建议,具体的操作请隋炀帝另外安排人选。

隋炀帝杨广最后选定的是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初仕陈朝,后遭长沙王陈叔坚谗言陷害,而投靠北周。这次隋炀帝巡幸榆林,内史令元寿曾进言:“应该象汉武帝出关那样,旌旗连绵千里,现在在御营外面,请把军队分为二十四军,每天派遣一军出发,相距三十里,旗帜相望,战鼓相闻,首尾相连,千里不绝,一显出师的盛况。”

最后被周法尚否决,认为军队连绵千里,又有山川的隔阻,倘若中央有事,道路险阻漫长,难以相救;应该采用方阵,四面向外防御,六宫以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内,倘若发生变故,就命令受敌的方面抵抗,并从阵内派奇兵,阵外奋力攻击,以车子作壁垒,再设曲形钩阵,交战若得胜,就调派骑兵追击,万一不胜,可以屯营自守。也就是凭这番话,隋炀帝授任周法尚为左武卫将军,并赐给良马一匹,绢帛三百匹。

杨崇乐得置身事外,这个方案最大的反对者其实还是来自大隋内部,因为原先的榨场贸易也好,走私贸易也罢,其实都是掌握在士族手中,兵部的这个方案纯粹是在火中取栗,夺人饭碗;现在没回声,是因为晓得内情的人并不看好这种手段,一旦产生了实际效果,各种事情都会发生。

杨崇随后几天,一直呆在兵部,没事就看看孔颖达送的《墨子》一书。宫中收藏的版本就是全,除了《墨子》本身的七十一篇外,还把在《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十本书中的墨学言论个编辑了一篇,附在书后,让杨崇明白了墨学在其他学派眼里的地位,受益匪浅。

不过喧哗的榆林城已经容不下杨崇一张平静的书桌,独狐篡送来最新消息,史蜀胡悉在长安逃走了,在戒备森严的看守中逃走了。周谦等人撒出大网,都没有追查到一点线索,独狐篡懊恼地说:“杨崇,你说得对,他还有很多话没吐出来。”

独狐篡也与很多话没有说出来,凭着突厥和史蜀胡悉的力量,怎么可能把史蜀胡悉救走,并且掩藏得一点线索也没有;救走史蜀胡悉的只可能是中原人,而且是位高权重的中原人。能坐到那种位置的人不缺钱,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和宇文化及一样,有把柄在突厥人的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