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墨者荣耀 > 第49章 豪门的强势

墨者荣耀 第49章 豪门的强势

作者:白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24 来源:笔趣岛

孔颖达的酒量还真是有山东人的底蕴,杨崇在现代社会八两白酒的量,也只能和孔颖达不分伯仲。两人喝到夜深才作罢,长安街上已经宵禁,孔颖达就在客房住下;杨崇洗完睡下,刚睡的迷迷糊糊,被韦雷敲门叫醒,太子卫率来人,赵国公有请。杨崇无奈,醉醺醺地起来,洗了把脸,就随太子卫率的人来到太子府,独狐篡和周谦正在等待。

杨崇上前行礼道:“赵国公真的为国操劳,这么晚喊下官过来,不知有何差遣?”

独狐篡挥挥手说:“不要惺惺作态,我是听延寿说你想见我们,所以特地和周大人抽了个空闲。杨崇,有什么话可以对我们说了。”

“周大人。”杨崇重复了一句道:“老爷子,恭喜了。”

“从七品绥德尉,一个虚衔罢了。小子,孤地藏我也安排到了明光寺,只不过。”周谦想想,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瞬间转了口风:“不说了,杨崇,你也是聪明人,还是说说你心里的打算。”

无论周谦有多难,不外乎是豪门给予的压力,杨崇应声道:“我找史蜀胡悉到长安,是因为我怀疑他是东突厥的人,这点单福单英可以作证,所以真要做葡萄酒生意,你们还要在高昌国重新找人合作。当然,如果你们证明了史蜀胡悉没问题,或者把他变成大隋的一份子,也可以按照原计划不变;至于葡萄酒的处理方法,我交给你们俩,玉海斋内部的事情我不想掺和。”

周谦悠悠地说:“两千两银子。”

杨崇毫不在乎地说:“老爷子,不用谈钱,等你们赚到了再说,不过话说在前面,你们要是以后管理出了问题,和我无关。”

周谦肯定地说:“杨崇,你不需要担心这个,裴家、独狐、萧家都是顶尖的家族,要是这点事都做不好,还给人笑死了。这么说吧,只要你一开始试验的酒达到要求,就可以了;两千两银子,你回去的时候就带走,我们之间有这个信任度。史蜀胡悉就交给赵国公了,你现在告诉我们怎么开始。”

周谦只是皇族杨氏的传话人,说话时其实已经考虑到杨崇的感受,但杨崇听了就是不舒服,毫不犹豫地回答:“其实没什么,葡萄酒变质,主要是木桶和土陶酒坛漏气,改用玻璃瓶装酒,或专门烧制的瓷坛装酒就可以,用缠扭布或皮革塞上,加蜡密封。”

周谦和独狐篡相视而笑,杨崇的答案果然如众人预测的一样,很简单,而且有效;玻璃就是琉璃,太过珍贵;但是瓷器就简单多了,兰陵萧氏在江南有大量的瓷窑,裴家也控制着河北邢州的三分之一民窑。在西域,瓷器是高价的工艺品,西域商人不舍得拿来装葡萄酒,独狐三家门阀却可以专门来烧制装酒的瓷坛,周谦和独狐篡更想到可以把运输垄断在手中。

周谦迟疑了一会,又问道:“很多刚酿出的葡萄酒不是变质,就是味道发涩,有没有办法解决?”

杨崇一听就想到,在长安或关中,肯定有葡萄酒的酿坊,要不然周谦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后世提倡橡木桶储存葡萄酒,就是因为橡木本身含单宁酸,可快速催酒成熟,短时间内使酒变得更加香醇,更接近琥珀色。而其他植物中,含有单宁酸多的,提取容易的,莫过于漆树和五倍子,漆树的树皮和树叶、五倍子树的瘤子都含有大量的单宁酸。

杨崇的心中还是有点生气,决定让这伙人吃点不大不小的亏,杨崇缓缓地说道:“南海中有两个国家,叫狼牙修和赤土,他们那里有一种白橡木,做成酒桶就可以让酒便于保存,提高品质。所有做酒桶的橡木都必须要直,且没有树眼,切割成木板后风干两三年,做成酒桶,再明火对木桶进行烘烤,直到把橡木桶内壁烧焦,才能使用。”

独狐篡一听,工艺复杂,时间上最起码要三到四年才能看到效果,狐疑地问道:“真有狼牙修和赤土这两个地方?”

杨崇笑道:“赵国公可以安排人到广州先问一声。”

广州从汉代开始,就是南海郡的州治所在;周谦点点头,表示同意杨崇的建议。杨崇走的时候还是不肯收银子,直到周谦暗示杨崇空手回去会影响玉海斋的信誉,杨崇才醒悟过来,是皇族中人怕落一个强买强卖的把柄,立即收了银子走人;独狐篡还是让接杨崇的马车送杨崇回去。

杨崇走后,独狐篡和周谦还是连夜去见了观王杨雄,史蜀胡悉的事关系到东突厥,没有朝中大佬的支持,两人还真拿不定主意,怕不小心捅了一个马蜂窝。观王杨雄根本没睡,上了年纪的人睡眠少,闻讯接见了两人,听完周谦的汇报,杨雄便断定是真的,高颎和裴矩都说过,东突厥有多条从中原走私的渠道。

独狐篡说出自己路上想好的计划,就是对史蜀胡悉这一百多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杨雄暗暗摇头,独狐篡安逸日子呆久了,反应不够。杨雄想了想说:“如果一百多人全部跟踪,很容易被对方发现。杨崇的想法应该是把史蜀胡悉控制在长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抓起来,这说明史蜀胡悉这个人重要在本身,有些事不会对手下人说。让史蜀胡悉去邢州,周谦和裴翊相陪,路引上做点手脚,他就不可能带太多的人。”

周谦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个方法,但是一直不准备提,因为邢州瓷窑是裴家的产业,要是史蜀胡悉在那里弄出事来,出主意的人是要承担后果的。不过观王杨雄不一样,别说出事,就是那些瓷窑全部被毁了,裴家也只有干瞪眼;独狐篡同样心中大定,立即告辞回去安排。

杨崇带着银子回家,安安心心地睡到第二天中午,把韦横带去了宇文工坊,说了和崔家的事,然后到市场上转了转。杨崇费了老大的劲才问清楚,现在茶叶是在药铺卖,到各家药铺看了一遭,终于在两家药铺买了十斤保存得比较好的茶叶,一种是陕西大巴山的毛尖,一种是从江南运来的湖州茶叶。

到了家里,杨崇安排韦横去买了一口新铁锅,支起来,让杨六和杨九用手抄茶,自己在一旁观察;每次炒半斤,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一直炒到第十五次,茶叶才炒得有些样子,杨崇泡了一杯,感觉不错,比那些茶汤好喝多了;杨崇便让杨六把剩下的茶叶都炒掉,用竹筒装了起来。不过考虑到隋朝大众的消费习惯,杨崇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只是杨崇也没办法,因为崔弘肃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