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墨者荣耀 > 第41章 气走牛弘

墨者荣耀 第41章 气走牛弘

作者:白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24 来源:笔趣岛

大佬们还是能保留颜面的,但是朝堂百官就不一样了。消息传开后,大理卿郑善果第一个上奏,要求调查杨崇的西域之行。郑善果可不是一般的人,五姓七望中荥阳郑氏的代表,以清廉著称,刚刚在官吏考核中,与武威太守樊子盖并列第一,隋炀帝赏赐黄金百两、物品千缎,迁大理卿,圣眷正隆。

大理卿本来就负责刑狱案件审理,郑善果也没有给杨崇乱扣帽子,仅仅是要求调查,合情合理,就是杨雄等人也感觉不好阻拦。宇文恺随即上书,因为身体不佳,要求辞去工部尚书和将作大匠职务,回去休息;左仆射苏威立即建议同意宇文恺辞官,一时大殿上寒气逼人,在卫玄的反对下,隋炀帝杨广最后同意宇文恺辞去工部尚书一职,保留将作大匠的职务,回去修养一个月。

卫玄开始还觉得宇文恺失策,把一件小事变成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对垒,等中枢拿出调查杨崇大员的名单,卫玄真是有点惊愕。三位大员分别是右光禄大夫牛弘、起居舍人虞世南、内史舍人韦福嗣,三人都是中间派,深受隋炀帝信任的大臣;由此可见,中枢对杨崇调查一案的重视和担心。

太仆卿慕容悉达被授权负责汗血宝马一事。文帝时期,康国曾献过一匹千里马狮子骢,鬃毛垂地,捷足先登,朝发西京,暮至东洛,但是汗血宝马来大隋还是头一遭;慕容悉达嘴都乐的合不拢,训斥手下太仆寺人:“你们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再玩忽职守,不用圣天子开口,我把你们一个个都送到大理寺问罪。”

太仆寺下各种监官一千五百人,文帝年间,隋文帝杨坚派亲卫大都督屈突通去陇右检查群牧,得知太仆寺隐匿马二万馀匹;隋文帝大怒,要不是屈突通再三劝谏,太仆卿慕容悉达和诸监官一千五百人全部得死。慕容悉达自然清楚,不存在隐匿一事,完全是自己手下玩忽职守,到陇右的人光顾上吃喝玩乐,没有认真统计。

慕容悉达也清楚,隋文帝杨坚当时要杀自己纯粹就是做给别人看的,要不然就凭屈突通,是救不了这一千五百人的;但是现在的隋炀帝杨广不一样,要是汗血宝马出了事,真能拿自己的脑袋祭马。所以杨崇的队伍刚刚到长安,慕容悉达就在第一时间赶去了,把两匹汗血宝马和曹对和阿布、独狐延寿三人一起要到太仆寺。

史大千等人自回太子府,杨崇刚刚在驿馆安排好统叶护,还没来得及去礼部交差,就被早已等候的长安县令屈突盖带回了县衙,屈突盖是名将屈突通的弟弟,以方正严肃闻名,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和屈突通一样出名,长安人编谣:“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杨崇大叫道:“屈突盖,我现在还是使节,代表天子行事,你想干什么?”

屈突盖笑道:“杨大人,你以为我喜欢干这种事,我也是没办法,现在右光禄大夫牛弘、起居舍人虞世南、内史舍人韦福嗣三人占着我的县衙,我的人全被赶出了大堂。等回去后,我也是和你一样在堂下,我做笔录。”

杨崇一愣,问道:“出事了?”

屈突盖收敛笑容道:“是不是出事,主要看你,不是看我。”

杨崇便不再问,和屈突盖来到县衙,整个大堂上真的只有三位高官,牛弘老成内敛,虞世南潇洒飘逸,韦福嗣认真严肃;大堂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连衙役都不得靠近。杨崇和屈突盖上前行过礼,牛弘就让杨崇把西域之行说一遍,杨崇就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屈突盖坐在一旁笔录。

杨崇说完,牛弘就问了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擅自走石国那条路线,就算有危险,你的气节何在?”

牛弘,本姓裛,字里仁,安定鹑觚人,北周时,就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进爵奇章郡公;开皇三年,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修撰《五礼》百卷,人称大雅君子;越国公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唯有看见牛弘,始终态度尊敬。

牛弘的问题也不简单,杨崇要是答不好,就算朝廷这关过了,杨崇的名声也算毁了,一个没有气节的人,能做什么?杨崇不急不躁地问道:“牛大人,西突厥可是我们的属国?我作为宗主国的使节到属国去要求协助,就是没有气节?如果这也算没有气节,那下官就不明白了,大人眼中的气节是什么?”

牛弘是个性格宽厚的人,晓得杨崇的问题是一个都没问错,大隋再怎么和西突厥互相争斗,表面上还是宗主国和属国的关系。牛弘淡淡说道:“气节就在心中,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杨崇施礼笑道:“下官承教了,那范晔写的书能看吗?”

牛弘怔住了。范晔确实才华横溢,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后来,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是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官运亨通;但元嘉二十二年,掌握禁军的范晔又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做官的途径哪有气节可言,但是《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齐名,是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而“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偏偏是范晔书中的名句,杨崇言下之意就是范晔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牛弘再想到自己从周到隋,顿时一声暗叹,漫步走出大堂。

韦福嗣三人自然晓得杨崇是置绝地而后生,根本不会再管什么忌讳和底线了,虞世南问道:“杨崇,事当权变,我们理解,但是你不应该把统叶护带回长安,这是越权了,说重一点,逾制,外使来朝,应该先告诉礼部,圣上允许才能成行。”

杨崇点头道:“大人所言即是,我本来是想向礼部解释的,结果被屈突大人带到这里来了,要不我先向大人说一下内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