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八十九章 农民进城(六)

岁月流歌 第八十九章 农民进城(六)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腊八一过就是年了,正是乡下人进城打年货的好日子。

加之人民剧院、解放剧院、县黄梅剧团,以及县城最大的农贸自由市场全在附近,所以狭窄的三里街,一天到晚也成了人头攒动的海洋。

红石湾茶货店的生意,更是一开张就遇到了**,还顺带带火了门口的两个烧饼摊和红薯摊。

王世川一个人完全忙活不过来了,不得不搬救兵,请在城关镇初中教书的妹妹英子,空闲时间过来帮忙。

前面已经说过,英子继承了王元初老先生的文墨基因,写得一手好书法,又有些商业头脑,岂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她赶紧叫来在本校读书的毛丫头,姑侄两人连续加班几个通宵,硬是赶出了几百幅对联。

寒假就快到了,写对联赚些零花钱,也是那个年代的教书先生们年关时节的一项重要副业。

又能帮着二哥卖茶叶,小王老师的如意算盘,打的可真是太精了。

茶货店的门口,卖对联的和卖烧饼的相得益彰,一点也不违和。

好像一幅喜庆祥和的旧年风情画,带着淡淡的乡愁,渐渐消失在滚滚的人潮里。

农家的妇女们都有过年情节,不管平时日子过得咋样,年关的时候总会赶上几趟大集,给全家人置办一些过年的新衣服,买些糖果、烟花、炮竹、年画之类的年货。

最贫寒的人家,也会上街买上几斤豆腐、请张财神爷回来,青菜豆腐保平安嘛。

卫兰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自家的茶货店自从开张以来,她还一次没有来过呢。那个急啊,一天到晚心里就像猫抓了一样。

小年过后,好不容易安排好家里和茶厂的大小事务,卫兰就迫不及待的领着大成小旺,直奔县城的三里街来了。

毛丫头眼尖,最先看见了街道人流中的卫兰娘仨,便喜出望外的迎上前去。

“二妈!大成子!二大!二妈她们来啦!”

王世川和英子听到毛丫头的吆喝,都赶紧迎了出来。

人群中的卫兰一手拉着大成子,一手牵着旺孩。母子三人衣发凌乱狼狈不堪,旺孩脚上的鞋也丢了一只。

“哈哈哈!你们娘三这是啥造型啊?逃荒要饭来啦!”

王世川心疼的抱起小儿旺孩,开怀的大笑了起来。

“哎呀,坐车的人挤破头,我又晕车,以后逢年过节再也不赶这个热闹摊了!”

卫兰嗔怪的看了丈夫一眼,满心欢喜的埋怨道。

王世川今天西装革履,外边套了一件草绿色军大衣,头上戴了顶呢布工人帽,一副妥妥的干部模样,整的媳妇都快认不出他来了。

“小姑,这就是我们家的店?”

卫兰拉着英子的手,小心翼翼的问道。她有点不相信眼前这个敞亮阔气的茶货店,是自己家的产业。

“二嫂,三里街是你的老根据地了,你怎么搞得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嘿嘿。我们都在这了还能有错?你现在到家啦!”

英子打趣嫂子道,她感觉二嫂这么精明能干的女人,这几年一直守在红石湾那片山旮旯,整个人都有点不精神了。二哥来县城开店这步棋真是走对了,赚不赚钱还在此次,领着全家人换个活法才是最大的意义。

“以前都是别人的地盘,今天回自个家来,能一样吗?茶叶卖的不错吧?快领我看看!”

前来问茶买对联的客人越来越多,自家人不再寒暄,赶紧分头照顾生意去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