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八十二章 山里山外(五)

岁月流歌 第八十二章 山里山外(五)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午饭之后,李主任和田科长就下山了,搭乘老车书记侄子的小四轮回了县城。

这趟过来,两位领导一共买走了五十斤野茶。

他们临时下乡,随身没带那么多的现金,只留下了两百块的的定钱。

李主任于是给王世川写了一张欠条,嘱咐他有机会去县城的时候,可直接去扶贫办兑付。

后来从老车书记那儿,王世川才知道了扶贫办的同志采购茶叶的真正目的。

原来当地政府正在申请国家级贫困县,准备进京拜访一些从大别山出去的老将军,请他们在相关的部委那边,给故乡说些好话做个推荐。

家乡的后辈登门拜访,空着手过去显得太没礼貌,礼物太贵重了人家也不会接受,那就送上一袋故乡的绿茶吧。礼轻情意重,既可表达老区人民的一点心意,也正好可以慰藉一下将军们的思乡之苦。

李主任这段日子深入大山四处寻茶,就是为了这件事。

他和田科长先后走访了四五家国营茶厂,绿茶的品相或口感都不太尽如人意。直到他们来到了红石湾,这茶叶采购的事情才最终落实了下来。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山区库区,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之后的和平建设,这里的人民都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今都改革开放三四年了,本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尽然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所以本土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实至名归,老将军们为不为故乡出头说话,国家都会考虑到的。

但是对于王世川来说,这次政府采购就像一个天大的馅饼,正好砸到了自个的头上。

红石湾茶厂野生瓜片绿茶的名号,很快就在全县的各个单位传开了,上门采购的订单也是纷至沓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野茶园今春采摘的一千斤新茶,足不出户就售卖的干干净净,还间接带火了中低端绿茶的销售。

王世川又一次在供过于求的茶市竞争中,侥幸存活了下来。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孙师傅。

如果不是老茶师的阻止,这批野茶早被王世川当做普通绿茶二十块一斤廉价出售了。

同样的商品,低价无人问津高价却趋之若鹜,这是社会大众在消费投资倾向上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从众、追涨杀跌,股市、楼市无不如此。也是诸多商品在市场营销中实行高定价策略,能够成功的关键原因。

有人对于我国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做过调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个群体的消费倾向很多时候都是两极分化。非名牌非高价不买是一极,只买便宜货、追求经济实惠是另一极。

所以很多不了解这种国情的著名厂商,在早期商品的定价战略上都吃过亏。生产销售的主要对象是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所以商品定价也是中端定价。这种市场定位的失误,结果就使企业的产品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高端、中端、低端的消费者都不认可。

而一个品牌实行高价战略能否成功,往往还需要一个催化剂。

对于红石湾茶厂来说,这次政府采购就是孙师傅高定价策略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这件事,再好的绿茶也怕巷子深,这批野茶至今肯定还静静躺在茶厂库房的白铁桶里。

半个月后,田科长带着一位地区报社的江记者,再次来到了红石湾。关于麻埠街茶市的很多往事,对孙师傅做了一个专访。

大家坐在那儿一问一答的聊天,随意轻松像拉家常一样,又有点像今天的口述历史。

这次采访整整持续了两个白天才结束,王世川没有想到孙师傅的人生中,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孙师傅,您老人家往后就出名啦!这些录音和笔记我回去好好整理整理,肯定能整一部畅销小说出来,您老会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田,你给故事起个名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