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三十二章 山区小学(六)

岁月流歌 第三十二章 山区小学(六)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区里供销社新进了一批“王冠”牌加重自行车,售价一百多块,也就是一千斤水稻的价钱。

一次最多可载运两三百斤重量的货物,很是适合卖冰棍、收山货这样的长途行商。

王世川毫不犹豫买下了一辆,骑在乡村的机耕路上,开心的都快飘起来了。

80年的中国农村,自行车才刚刚兴起,是富裕农民的第一代身份标签。

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泡妞找对象的利器,其中的杀伤力不亚于今天的宝马和大奔。

电影《人生》里,高加林刘巧珍骑着自行车逛县城的画面,已经很遥远了,却是一代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是这样的,骑着自行车去追逐远方和爱情,或者是行走在求学的路上。

但对于农民王世川来说,自行车当然不是用来炫富和显摆的。

和先前的木板车一样,是他忍痛投资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今后能否带领全家人致富奔小康,就靠着它了。

几十年后回过头,纵观农民商人王世川这辈子的人生轨迹,也是一个从徒步到运输工具不断升级的过程。

木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大货车时代,他的人生也达到了巅峰。

等到私家车、小汽车在广大乡村流行的时候,王世川他们这一代农民,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暮年。

不断升级的大时代不但带走了他们的青春,连农民身份的认同也日渐模糊了。

呆在城市的水泥丛林中,总觉得自己是个农民。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却早已面目全非。

就像电影《荞麦疯长》里表达的那样:去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活着,才是最大的意义。

古往今来,所有的乡愁其实都是身份认同上的困惑。

老一代农民王世川如此,他的儿子新生代农民大学生王家成也是如此。

运输工具有了,盛装山货的容器却让王世川绞尽了脑汁。

化肥袋子、陶盆陶罐肯定不行。麻袋勉强凑合,但无法盛装桐油、土漆这样的液体。

还有茶叶、蜂蜜、野鸡野猪之类,小小自行车的后座如何架得住这些东西,都是有大学问的。

王世川花了几天时间,向供销社、集市上的同行们虚心求教,终于找到了可行的办法。

编织两个长形竹筐,固定在后座两侧。盛装山货的桶桶罐罐、麻袋蛇皮袋,全都放在竹筐里。

这样在颠簸的山路上骑行时,就无需担心车轮链条的摩擦或绑绳散架了。

其实就是民间独轮车的原理,过去马帮的驼队长途运货也是这样做的。

至于容器,大队供销社运送散装烧酒的塑料桶,装桐油、土漆、蜂蜜肯定能行。集市上装茶叶的都是白铁圆桶,到县里的洋铁店定做便是。至于松菇、野鸡、野猪这样的干货,多准备几条麻袋就OK了。

等王世川把所有的行头备好,风尘仆仆的赶到红石湾小学,离他对老父亲王世川的承诺,已整整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世川,你怎么到现在才过来啊!我的头发都等白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