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二十三章 成子老爹

岁月流歌 第二十三章 成子老爹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成子的老爹“四类分子”王元初,57年大鸣大放后被打为“右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四类分子”,而应该属于“黑五类”的范畴。

但老家人都喊他“老四类”,这个名头叫的人多了,他也就变成“四类分子”了。

其实二者都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贱民阶层。

区别在于“右派”基本上是文化人和革命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是可以改造好的对象,并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阶J敌人。

据王元初老先生后来自己回忆,当年响应国家大鸣大放的号召,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

他反对新《婚姻法》废除童养媳制度,认为这会破坏原生家庭。

因为那个时候刚刚解放没多久,很多农民家庭都是童养媳婚姻。家里娃娃都有几个了,一旦婚姻作废,原来好好的家庭也就散了。

这个主张放到今天看,也是不合理的,更没有大局意识。

新《婚姻法》关系到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解放,是多么伟大的立法啊!

已经既成事实婚姻的童养媳家庭,真正闹离婚的还是极少数,只能说是个案,基本不会受到新法律的影响。

王元初当年提出这条议案时,应该还没搞清楚新《婚姻法》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其中关于保护婚姻家庭的相关条款。

或者他本不想站出来提啥建议,结果被主管领导所迫,为了完成摊派的任务,才捡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来凑数。

就像普通人平时针砭时弊的发牢骚,尽管既不合于时也不合于势,但关心人民疾苦的公心,还是可昭日月的。

只是那个年代说真话的代价太大了,简单的几句发言就失去了公职和五年自由,成了“老四类”,在人生中最宝贵的青壮之年,做了二十年生产队的猪倌,历史和王老先生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那个时候好像有一首文G歌曲,歌词是这样的: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时代唱什么歌,什么阶级说什么话。

如果翻开成子老爹王元初的历史旧账,会发现“右派”分子的身份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从学生时代开始,王元初就是一个东张西望、摇摆不定的革M机会主义者。

解放前的王家只有几亩薄田,属于贫农、中农的阶级范畴。

王元初在族人的帮助下念完五年私塾,后来又转入新式学堂,一直是个念书的好苗子。

十几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当地的国立师范,也算是鲤鱼跳龙门了,但政Z立场不坚定已为他这辈子的命道埋下了伏笔。

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一腔热血的王元初稀里糊涂加入了学校的三青团,毕业前对着“三M主义”的党章宣誓,成了一名国M党员。

48年从国立师范毕业后,王元初和几位同窗一道,来到了长江边上的省城,希望能够一展平生抱负。

结果工作没有找到,却神使鬼差的考入了远在苏南的锡城宪兵学院。

这是王元初人生中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据说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兵,还没有进入战场,就全部转去台湾了,后来在那边的警界都混得风生水起。

这所国民D的警官学校,教官打骂学员是家常便饭,学兵食堂的伙食太差,老是吃不饱肚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