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秦将 > 第八百四十二章:权力

秦将 第八百四十二章:权力

作者:起飞的东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秦二世皇帝八年,帝崩于咸阳宫。

太子启明继承君位,为三世皇帝。

小皇帝和赵佗之女赵芸同岁,当年刚刚十五,尚未成年,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

按照二世皇帝留下的遗诏,由镇国侯右丞相赵佗、文通侯廷尉李于,以及驷车庶长左丞相王绾三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三世皇帝治理秦国。

此时天下局势稳定,黔首庶民在二世皇帝统治的这几年,生活日益宽松,对于秦国逐渐有了归属感,开始视自己为秦人。

虽然去年出现了东北胡人叛乱的事情,但有李信这位老将率兵前去征讨,对秦国来说不过是藓芥之疾,翻不起什么大浪。更别说王离率领的秦军刚刚大破乌孙,并擒其昆莫归来,悬首北阙,军威震于四海。

在这般情况下,秦国帝位的交接十分顺利。

赵佗被任命为辅国之臣,又被扶苏寄予了完成他们两人共同志向的希望,自然是兢兢业业,将精力放到治国上。

对赵佗来说,最重要的是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是变更律法,将昔日战争时期的旧法革新,以适应当今天下统一的局面,让社会环境往宽松向发展。

赵佗很清楚高压统治下必有祸患滋生,唯有包容大气,方能兼收并蓄,历史上的汉、唐无不如此。

第二个则是赵佗逐渐放开了官府对商业上的控制,鼓励商业发展,让四方经济流通起来,并且发展出专门的商团前往四方蛮夷地区,与当地土著交易,传播中原文化。

在他看来,商队一旦利用得当,起到的作用可能比军队还要大。

第三则是大力发展科技,自从工学兴办后,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一部分被派到各郡县担任工师,传播先进的技术。另一些则留在少府,继续钻研和发明各种科技产物。

比如火药方面,在二世皇帝统治时期就有了长足进步,虽然还无法和后世相比,但威力也算不小,如今正准备用来开采矿物。

说到科技,还不得不提到那几位修仙派的人才。

自从始皇帝崩殂后,赵佗就对卢生、徐巿等人感到很不爽,欲要惩治,恰好那时从日照郡传来消息,秦国舟师在海外发现一座大型岛屿,其广袤无垠,像是另一片大陆。

“东瀛。”

赵佗知道那个地方的情况,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这个大岛上面好像金矿、银矿什么的比较多,而且还好开采。

如果秦国没有占领三韩之地,他对东瀛列岛其实不太感兴趣,毕竟从秦国本土跨海前去实在是太远了,有些得不偿失。

但有了三韩之地又不一样了。

三韩和东瀛最近的距离就一百多里,而且还是海路,顺风的话,一天之内轻轻松松就能抵达。

只是这年头海船技术还不够发达,秦军舟师跨海航行,在回来的路上遇到海啸大风,倾覆了一半船只,可见两地通航并不容易。

赵佗就想到卢生和徐巿两人昔日是寻仙派方士,多次出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在这方面比较专业。

故而他给两人各自分配了任务。

徐巿负责探寻日照郡和被赵佗命名为东瀛之地的安全航线,带人在东瀛建立一个殖民地港口。

而卢生年纪大了,不太适合出海,赵佗就让他负责去建造新型的船只,新船建好,不仅可以通航东瀛,还能顺着海路更好的沟通百越之地。

除了科技外,赵佗的第四个重心是在文化方面。

春秋时期,就有孔子兴办私学,普及教育,至于后来更是诸子争鸣,各派门徒遍于天下,文化上繁荣昌盛,齐国的稷下学宫便是其中代表。

赵佗认为在文化上堵不如疏,疏而导之更能变不利为有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