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黑坟 > 第八章

黑坟 第八章

作者:周梅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5: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张贵新将双筒望远镜举到眼前,对着八百米外的工矿区主井井楼看了好久。他的神情忧郁而沉重,宽阔的额头上凝聚着一颗颗绿豆般大小的汗珠儿;身后,一轮炽烈的早晨的太阳正在两座矸子山中间的低凹处,不动声色地向上升腾,斜射过来的阳光将他额头上的汗珠映得晶莹发亮,使他不由得感到一阵阵燥热难忍。

他将系在军装上的皮带松了松,把上衣领口下的三个钮扣解开了。又换了一个方向,继续举着望远镜对矿区内的各个角落留心地观察着。

这是在大华公司公事大楼的楼顶晒台上,晒台很平滑,是士敏土、细砂抹成的,晒台四周砌着一圈一米高左右的砖墙,砖墙内侧、外侧全抹了士敏土,顶端还留着极规则的锯齿形的缺口。张贵新一登上晒台,便以军人的敏感想到:这里可以布置一个连;而若是有了一连人据守这个晒台,周围五百米范围内的局势也就大体可以控制了。

他身边站了许多人——手下的两个营长,手枪队的枪手,大华公司总经理李士诚、协理陈向宇、省实业厅特派专办李炳池以及县知事公署和农商部的一些随员。这些人和张贵新一样,对这场矿井灾难负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责任,因而也就对这场突然爆发的动乱感到异常的惊恐不安。

张贵新还在那里看,不时地调换着方向和视角。沉重的望远镜将面前这场骚乱扩大了许多倍之后,清晰地送入了他的眼帘。他看到了在护矿河环绕下的整个矿区的骚动情况,看到了被烧塌了大半边的主井井楼上飘荡的红色三角旗,看到了在倾斜的井楼钢架上担任瞭望任务的窑工,看到了主井、副井、斜井周围那一片又一片攒动的人头……

盘踞在田家铺土地上的大华公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以主井为中心,东到矸子山,西到窑木厂的工矿区;一部分是以公司公事大楼为中心,包括公司职员宿舍、公司小学堂在内的办公生活区;两个区域之间耸着矿墙,隔着护矿河,俨然两个相互独立的王国。两个王国共用一个石砌的拱形大门,大门内分出两条路来,一条通往公司办公生活区,一条通往工矿区,两个区域的外围又开了护矿河,拉了铁丝网,实可谓壁垒森严了。当初如此安排公司地面格局,李士诚是有所考虑的,李士诚一是为了确保矿区的安全,二是为了把矿区的嘈杂之声隔得远一些。不料,现在却给这场骚乱提供了方便,占领了工矿区的窑工们简直就像占领了一个修建得很好的军事工事!

骚乱发生了——不管张贵新如何防备,还是发生了!一夜之间,窑民们居然施用武力攻入矿内,牢牢占据了所有井口,致使封井的计划完全无法实施了。这使张贵新感到烦恼。他原不想得罪田家铺窑民,不愿和窑民们发生正面冲突,他想得很好,先封井,只要封了井,事情就压下了一大半。然后,责成大华公司对死亡窑工的亲属予以公道的抚恤与赔偿——他准备施加一点压力,迫使公司多拿点钱出来,死者家属多拿了钱,自然也就不会闹事了。不料,这一夜之间,风雷骤起,硬是把他的计划打乱了!迫使他不得不考虑用武力镇压骚乱的问题。

这是下下之策。

以他宁阳镇守使的身份、以他一个旅的大兵来对付治下骚乱窑民,委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打输了,打得局面无法收拾了,他要遭世人唾骂与耻笑,甚至有可能把整个宁阳的地盘都丢掉。打赢了,把骚乱的窑民杀掉一半,他就成了刽子手,成了这场灾难的替罪羊,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就会借机大做文章,甚至假正义之名举兵讨伐他……

却又不能不管。灾难和骚乱发生在他治下的地盘上,他是这块地盘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他不管,一则**方面决不会同意;再者,如一味顽抗,**也还会派遣愿意管事的人来管它的——自然,他认为,任何人管理宁阳,都不如他张贵新。

得管,得管到底!为了宁阳百姓,为了宁阳周围三县的安宁,为了田家铺窑民少流点血,也为了坐稳这把镇守使的交椅,他张贵新得当机立断!

张贵新将望远镜递给身边的一个卫兵,缓缓在晒台上踱了几步,而后,又揭下帽子扇了一阵风。

“张旅长,你看是不是先请你手下的弟兄将窑民们逐出矿区,然后再作打算?”李炳池不无焦躁地对张贵新道。

张贵新不作声。

他狠狠地用帽子在胸前扇着,边扇边喘粗气,仿佛根本没注意到李炳池的存在似的。

“张旅长,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这样闹下去!我想,若是有一个团的弟兄,就可以把他们逐出矿去……”

张贵新终于憋不住了,脸向下一拉,帽子猛地向脑袋上一扣:

“李专办,我看这旅长让你当算了!”

“张旅长,你……你别发火……”

张贵新眼瞪得滚圆:

“我发火?我看是你们发了昏!你们都他妈的看看清楚,这矿区里聚了多少人?!老子怎么驱赶?向他们开枪么?”

李士诚马上顺着竿子爬了上来:

“千万不能开枪,一开枪,事情就没法收拾了,张旅长考虑得周到!”

“那就没有办法了么?”

张贵新冷冷一笑:

“办法还要你们拿呀!封井的事不是你们想出来的么?怎么一出事,都推到别人头上来了!”

李炳池窝了一肚子火,却又不敢作声,站在他身后的公司协理陈向宇不禁感到一阵快意,也不冷不热地道:

“李专办,你也帮助张旅长出个主意嘛!”

张贵新又火了,立即调转枪口给了陈向宇一枪:

“帮我出主意?我他妈的在帮谁?帮哪些王八蛋!”

李炳池抓住时机,立即反击:

“这一切还不是你们大华公司造成的么?!日后引起的一切后果,你们公司都要负责任的,你们现在不要这么轻松!”

“是的!是的!诸位别吵,我们还是听张旅长的……”李士诚劝解道。

张贵新又沉思了一下,终于想出了一个稳妥的办法,手一招,将手枪队队长郑傻子叫到面前:

“老郑,马上给我向省城督军府发份急电,电文这样写:万万急!宁阳镇守使张贵新呈报:田镇窑民约五千之众,因反对封井,昨夜暴乱,占据井口,分堵要害,情况危急!如何处置,请督军电令,张部现已在田镇待命。完了。”

郑傻子将记录下来的电令揣进怀里,向张贵新敬了一个礼,转身跑到了晒台的楼梯口,下去发报去了。

随后,张贵新又对身边的两个营长下了命令:

“你们马上下去,先调一个连到这个晒台上来,然后,迅速包围矿区,切断矿内和矿外的一切联系,注意,不得擅自向窑民开枪!”

一个营长问:

“如果他们动手,也不开枪么?”

张贵新想了一下,果断地道:

“就是他们先动手,也不得开枪!在督军府的电令未到之前,不得和他们发生武装冲突。”

“是!”

两个营长也下了晒台。

“就这样吧,先生们!我现在能做到的,只能是这些了。我张某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督军府的命令,我只能维持现状,明白么?”

张贵新笑了一下,笑得很不自然,眼皮一挤,脸颊上的肉一耸,仿佛哭一样。

这却是他登上晒台后的惟一的一次笑。

这很难得——旅长大人身边的各方要人们都这样认为,有旅长大人的这艰难的一笑,他们似乎也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上午十时左右,矿内和矿外的联系被完全切断了,五百余名大兵荷枪实弹将整个矿区包围起来。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在执行包围任务时,大兵们只是向天空开枪,对一些试图反抗的窑工也仅仅是动用了皮靴、马鞭和**子——迄至十一时二十分,没有一人因冲突而死亡。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奇迹表明:冲突的双方都是克制的、理智的,都不愿扩大事态。

一开始,窑工们没有意识到切断矿内外的联系会对他们带来危机——不但他们没意识到,他们的领袖人物窑工团总代表胡贡爷也没意识到。那当儿,贡爷正躺在炕上吹烟泡儿,听到了窑工代表的报告后,只在炕上略微动了动身子,根本没做其它任何表示。贡爷一边认真负责地吹着烟泡儿,一边不太认真负责地想:这没啥了不得的,大兵们将矿区围了也就围了,谁能叫他不围?只要有几个井口还在手里就行!控制着几个井口,还不足以挫败他们的封井计划么?再说,凭着这八百余号大兵,要想不费力气就将五千多名窑工从矿内赶走也非易事。

贡爷没有一丝上火着急的意思。

待过足了烟瘾,打了两个嘹亮的喷嚏,而又用绢子揩去了嘴唇上、胡须上黏糊糊的口水、鼻涕之后,贡爷才想起了矿内窑工们的吃饭问题——这问题原来倒是不成其为问题的,烙煎饼、烧咸汤这一切后方的杂事,全由田二老爷包了,田二老爷组织镇上的娘儿们分头去干,然后,以队为单位,逐一送去就行了,反正镇子与矿内仅一河之隔,并不费事。现在却不行了,矿内与矿外的联系被切断了,煎饼和咸汤送不进去了,饥饿最终会使占领井口的窑工们退出矿内的。

这极为恶毒。

贡爷一眼识破了张贵新的诡计。

贡爷因此又想到了其它问题:切断矿内外的联系,矿内的指挥也将失灵,贡爷的指令就要被大兵们的枪刺隔在矿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矿内则会出现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公司和**方面就会趁虚而入,予以各个击破。

不行!得打一下!至少要夺下公司大门,完全控制住矿内与矿外联系的一条通道。没有这条通道,占据井口的就是八千人、一万人也没有用处!

贡爷不敢怠慢,慌忙更衣带帽,率着几个随从家丁过分界街去见田二老爷,想和田二老爷商量商量关于“打一下”的问题。

田二老爷正忙着在自家的后院里张罗放粮,几个田家大院的长工,正在一间大屋的门口掌秤称着陈年老高粱和灰蒙蒙的白芋干,一大群娘儿们正排着队等着把称好的白芋干、高粱米带回家去给窑工们做煎饼。

二老爷站在那里极认真地看,不时地交代掌秤的长工把秤打平点,间或也向那些娘儿们简单地交代几句什么。

自然,粮账是要记的。窑工代表团的会议上已经定了,大伙儿要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出了什么都记上账,待日后和大华公司总算账。贡爷认定田二老爷又会趁机捞点好处,他决不会便宜公司的那帮王八蛋的,因此在粮账上捣捣鬼,多记个几千斤、几万斤怕是少不了的。他想到了自己也有几囤子陈高粱得处理掉,再不处理,就会被虫子吃完了——借机,他也要敲公司一下子哩。

“二爷!”

“哟!贡爷,快!快屋里坐!”

“二爷,还在忙活哇?”

“不忙!不忙!走,走,到屋里谈!”

贡爷随着二老爷一起穿过两道门,到了二进院子的堂屋坐下。一坐下,贡爷便开宗明义地道:

“二爷,我家里也存着几囤子上好的高梁哩!眼下窑工们衣食无着,我想先拿出来给大伙儿救救急,若是日后公司能还呢,就还;不还就算了,就算我捐给大伙儿了!”

贡爷讲得慷慨。

二老爷脸上立即挤出一团动人的笑,小辫儿一甩,不失时机地赞道:

“义举!义举!贡爷您真是仗义疏财呵!好!好!过几日,我就叫人到府上去称,借粮总是要还的,到时候,贡爷您自个儿上个账!”

这事两句话便谈完了。于是,贡爷言归正传,脸儿绷了起来,很严肃地对二老爷道:

“二爷,知道了么!张贵新的兵把矿区围起来了……”

“听说了!听说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