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我家直播间通古今 > 第一百章 成了(两章合一)

我家直播间通古今 第一百章 成了(两章合一)

作者:YTT桃桃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0:3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酒楼吴掌柜有些为难。

他一面心里清楚,这种面条一经推出就会成为酒楼特色菜,给贵人们推销时也有话说。

在给贵客推荐时,就可以说,是鱼非鱼,是面非面,这不是寻常海鲜能替代的,不一样的面食风味,只冲这一碗“玉环面”就会显得酒楼档次提高不少。让外地来的客官好好尝尝,连碗面条都有花样,不要以为他们这个县城酒楼没有好吃的。

一面又心里很是犹豫,太贵了。一百文能买只肉鸡,以他们酒楼常批发猪肉的价格,一百文还能买五斤上好猪肉。

可是一百文只买一斤面条,一斤面才能做几碗面条?男客两碗,女贵客才够煮三碗。

他们进货价如此贵,又该卖给贵客多少钱一碗才有得赚,还不会让贵客觉得是冤大头?

“九十文吧”。最终吴掌柜还是不想放弃“招牌面”的机会。本县的富裕程度比起周边县还算可以,属于两极分化得厉害。有路子的会富得特别富,底层百姓也格外穷苦,这种情况在边境城池尤为明显。

这对儿祖孙卖的玉环面只针对富人的消费群体。

穷苦人无法想象,但吴掌柜心里是门清的,对于富人群体来讲,一向只要好吃就会认为值得,富人群体甚至会为口想吃的蔬果花几十上百两银子砸在路上用来运输,这在普通人眼里简直是得了大病,咋就那么馋,蔬果本身不值几个钱,却要为运输路上白扔那么多钱,根本不合适不划算。可富人群体却不会那般认为,思维都不一样。

那么想必也不会吝啬花一百文吃碗没见过的面条尝个新鲜。

鉴于此,接下来又是中秋、重阳、元旦各种大节纷涌而至,身在外地的富裕人家会陆陆续续回到老家或探望父母或祭祖,总之,无非是先花几两银钱进货试试水的事,他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另外,吴掌柜还想起前日东家说的那句话,说让他最近多储存粮食和蔬菜肉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他问过东家为何,毕竟酒楼存储的粮食一向是秋收后从下面村庄购买,连盐巴也是在开春最便宜那阵购得,已经足够用到年节过后。

如若眼下还想要大量储存,下面各村农家已经没什么粮食了,只能从铺子购买。

而一旦走商铺,粮价和盐巴等成本价格相比以前就会过高,菜价又不能随时上调,更不可为省成本减少菜量,这会在老顾客心中影响信誉。

经过他这番阐述,当时东家面色看起来有点踌躇,看样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所以只含糊地说,还是多准备些,进货价贵点就贵点,以备不时之需,大不了平摊成本少挣一些。然后东家今日就去了西城要兑一家客栈,故而不在酒楼。

所以吴掌柜在许老太刚推销时就提议过,说玉环面过于贵,本酒楼一旦合作又不会只这一次买卖,要长期定面条的,希望许老太明日趁东家在再来一趟。

无奈这对儿祖孙俩、尤其是那位小老太太咋瞧咋有点牛逼哄哄的呢?说明日就走,没空再来,你到底定不定,不买还要去下家,等着银钱着急用。

顶得吴掌柜有些无语,这是来卖货的态度吗?小老太太身上那种莫名的优越感又是从哪里来的,明明穿着一身的补丁。

他只能装作咬咬牙定下:“左不过你筐里也没带来多少,见你带的不多,九十文一斤我全留下,就不再讲价。这是我能拿出的最大诚意,如若卖得好,你给我留下能联络到你的住址,卖没我再定。”

许老太不但没听吴掌柜忽悠,而且已经开始收拾筐打算离开去下一家酒楼推销。

吴掌柜以为听错了,万没想到真就一口价,并且这对儿穿着和气质给人极其违和感的祖孙俩还说了那么一句话:“就算给一百文也不能将玉环面全卖你,更不用说九十文了。”

那意思你想啥美事儿呢。

恭喜吴掌柜猜对了,许老太心里确实吐槽了这句话。

她还要留几斤去府城真正的大酒楼推销,越大城池的酒楼达官贵人才会越多。

许老太之所以到县城就推销,那是兜里银钱太少。

村里人让刘老柱帮捎带货物都要给现钱,许老太想着总不能还去刘老柱那里赊吧?更何况到了外面,谁认识刘老柱大贵姓,刘老柱想要啥也要花钱买的,刘老柱兜里银子又不多,她瞧着快要坚持不住了。

而这趟出门机会实在难得,想买的东西多,不多置办怎么挣钱?不买吃穿家里人又怎么过冬?心里就总觉得带出来“仨有”挣的二十两银钱不够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