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一百章 文臣真容,王越杀王

独治大明 第一百章 文臣真容,王越杀王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6:1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下官真知道,但找不到!”苟知县迎着刘忠震惊的目光,显得无比认真地道。

刘忠原本就不相信苟知县知道李家的藏银地点,现在听到这个莫名其妙的答案,当即被绕得晕头转向。

知道,还找不到,这都是什么鬼嘛?

正当刘忠和苟知县还在为李家所藏匿的窑银而犯愁的时候,京城宛如是正在经受暴风雨洗礼的巨舰般。

紫禁城,乾清宫。

自上次罢朝事件后,大明王朝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明不可一日无忠直之臣,忠直之臣不可蒙冤,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一刘敏何也?”

……

朱祐樘原以为离朝便能让这帮咄咄逼人的文臣有所收敛,结果在刚从南京到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带领下,科道言官上疏替刘敏辩护的言辞更显激烈。

罢朝!

罢朝!

罢朝!

朱祐樘面对科道言官的攻势,却是选择最舒服的方式,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争论上,故而选择舒舒服服地继续睡觉。

其实这帮文臣此次反应这般激烈,恰恰说明文臣其实已经心虚了。

由于前世喜欢看历史,加上朱祐樘是一个喜欢从不同维度看待历史的人,所以对明朝的历史还算比较了解。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朝的官员有很多奉公守法的清官贤臣,甚至坐拥二十四万亩良田的徐阶都因除掉严嵩而被称为贤相。

只是文官真的这么清廉如水吗?

在没有揭开的历史面纱中,确确实实所有的官员都像是清廉如水的好官,翻阅任何一个官员的生平都是“清廉”、“刚正”和“爱民”等好词。

在已经被揭开神秘面纱的历史真相面前,文臣的丑陋还是能够看到一点。

不说弘治这种掌控力弱的帝王,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主政中期,亦是发生了赫赫有名的郭桓案。

洪武十八年,御史余敏、丁廷举告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李彧和提刑按察使等人贪污太平府、镇江府等府赋税,私吞浙西秋粮约二百万石等。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严查,此案牵连到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和工部侍郎麦至德等高官,一共追赃七百万石。

在朱元璋时期的文官集团都敢如此联手贪墨七百万石米粮,而今的文臣的势力早已经增长无数倍,自然不可能真的能做到清廉如水。

最大的可能性是大明自从失去那位铁腕太祖皇帝后,便没有出现有能力扯下文官面具的帝王,直到明末闯王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从文臣等蛀虫家里抄得七千万两,这样才能窥得一丝真容。

虽然成化后期西厂的名头响亮,但厂督汪直已经被逐到南京,而西厂亦是烟消云散,文臣行事同样可以无所忌惮。

朱祐樘现在手握十二营,而今揪出了谢一夔,更是要刀砍向原户部尚书李敏,这让整个文官集团都害怕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