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番外·诸葛亮之死

朕能走到对岸吗 番外·诸葛亮之死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1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长安又落了一场大雪。

这座雄伟的大汉帝都,在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起来,呼啸的北风席卷着雪花在天地间四散飞舞,将整个天地都染成白茫茫一片。

今天是大年三十,然而长安城上下都见不到半点红色,反而家家户户都挂着缟素。

就连向来热闹的青楼酒坊,今日也都一律关门歇业,无论街头还是巷尾见不到一个人,不时还能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呜咽哭泣之声。

整座城池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悲戚。

在被大雪覆盖的街道之中,一辆不起眼的黑色马车从中缓缓驶过,车轮压着新雪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马车一路驶到皇城外。

皇城外有一名模样英武的年轻人早就等候在此,见马车到来,快步前去迎接。

只见车帘缓缓掀开,一名手持羽扇、两鬓斑白的老者从中缓缓走出,年轻人见状连忙伸手搀扶,并提醒道:“地上滑,老师您慢些。”

老人看向年轻人,无奈道:“伯约,你身为宫中禁卫统领,专程在此候我,未免也太不成体统了。”

这年轻人名为姜维,字伯约。

乃是如今的宫中禁卫统领。

而这老人,自然便是诸葛亮。

姜维搀扶诸葛亮下车,闻言笑道:“老师误会了,是陛下遣我来此迎接您的。”

“陛下说老师您年事已高,外面又落了雪,要我小心接您入宫。”

诸葛亮闻言这才微微放心。

姜维虽是他学生,但毕竟身兼要职,若无天子之令便前来迎他,必然会遭人诟病。

“老师,陛下以及其他几位大学士都已经在阁里等候许久了,您还是快些入宫吧,别让陛下等太久。”

姜维将一件大氅披在诸葛亮身上,又将一个暖炉放在诸葛亮手心,然后在他耳畔低声说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便在姜维的陪伴下一同迈入皇宫,往内阁方向而去。

很快,两人便抵达了内阁外。

内阁里地龙烧得正旺,一踏进去,热浪夹杂着淡淡的檀香香气便扑面而来。

此时在内阁之中,大学士们早已到齐了,听到脚步声后,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诸葛亮径直走入内阁,向坐在上方的那道身影颤颤巍巍地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主位之上,年轻的天子站起身来,上前去亲手搀扶诸葛亮,并道:“太师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谢陛下。”

诸葛亮这才站起身来,他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年轻天子那熟悉的容颜,一时间微微有些恍惚。

真是……像啊。

在心里感慨一句后,诸葛亮收敛心神,问道:“陛下,臣不久前才刚刚得知噩耗……先帝身体向来康健,为何会突然驾崩?”

就在三个月前,他卸下大司徒以及国子监祭酒之位,告老还乡,打算返回南阳故居生活。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便收到了一则消息——天子,驾崩了。

没错,天子刘协于一月之前驾崩,享年五十四岁。

眼前这位是刚刚登基不久的太子刘珏。

听到诸葛亮之言,刘珏的眼眶微微发红,哽咽着说道:“父皇是于睡梦之中驾崩……太医说是寿终正寝。”

诸葛亮一时怔然,喃喃自语道:“寿终正寝么……”

他的眼前不由自主地开始浮现出数月前先帝送别他时的场景,音容笑貌仿佛还历历在目。

“孔明,你真是太狡猾了,这么早便告老,留朕一人在宫中,真是好不孤独。”

年迈的天子拉着他的手臂笑着说道,但笑容却有些落寞,眼中更是透着不舍。

“奉孝,文和,奉先他们都离世了,路途遥远,你要多加注意身体。”

天子站在皇宫门口,与他摇手作别。

而这一别,便是天人永隔。

不知不觉,诸葛亮的眼睛也湿润了,过了许久之后才压下心中的悲痛,对刘珏道:“陛下请节哀。”

看见诸葛亮满面的泪水,刘珏心中也是唏嘘。

诸葛亮是他老师,又是朝中所剩不多的开国老臣,与他父皇之间的君臣之谊十分深厚。

先帝驾崩,他们这些老臣们的悲痛不比他要少。

如大司空袁熙在得知先帝离世的消息后,生生在府上哭得吐血昏迷了过去,至今仍在养病。

“陛下,还是先讨论正事吧。”

这时候一道略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诸葛亮和刘珏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司马懿。

这么多年过去,司马懿看起来也苍老了不少,但他的精气神看起来要比诸葛亮好上许多。

他比诸葛亮大两岁,如今也有五十六岁了。

自诸葛亮卸任内阁首辅的职责之后,他便成为了新的内阁首辅,文臣之首。

“嗯,也好。”

刘珏没有否认,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再度看向众人时,已经恢复了天子的威严。

“先帝驾崩,今日召集诸位大学士前来,是为了商定先帝的谥号以及庙号。”

“诸位大学士请各抒己见吧。”

如今的内阁大学士,分别是司马懿、杨修、徐庶、庞统、法正、鲁肃以及荀攸。

郭嘉早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贾诩也在五年前去世,空出来的两个席位就由徐庶和庞统递补上了。

至于荀攸,他的上位则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毕竟他曾经是从逆的罪臣。

不过因为刘协选择宽恕了他们这群罪臣,所以他也得以继续留在朝廷,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诸葛亮告老之后成功进入内阁。

而今日要商议的主题,就是关于先帝的谥号以及庙号。

其实这个问题礼部的官员们已经争论许久了,却始终没能拿出个结果。

毕竟这位天子的功绩实在是太大了,既光复了大汉,又开创了建安盛世,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