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佳偶穿成 > 五十一麻烦一大堆

佳偶穿成 五十一麻烦一大堆

作者:青柠紫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4:35 来源:笔趣岛

姚承明喃喃地重复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时之间竟是痴了。书文冲书玉伸出大拇指:“大姐,你真厉害!平时也没见你学习诗词啊,怎么能填出这么好的词来?”书玉脸红了,吭哧半天也想不出怎么回答,干脆拍他一巴掌:“你管我怎么填的,反正我就是填出来了!你大姐我的本事多着呢,怎么会都让你知道?”张绍英笑着摇摇头,见过书玉懂事、可爱、害羞、撒娇、流眼泪的模样,还没见过她蛮横无理的一面呢!

张绍武突然跑过来,拉着姚承明的衣袖,不耐烦地说:“表哥,我陪你在这里呆的时间够长了吧?你是不是该陪我出去逛逛了?要不是大舅母非让你来这个什么赏月品灯会,娘也要我跟你来才答应我一个人出来,我才不呆在这里呢!闷死了,一点也不好玩!”姚承明回过了神,看向书玉的目光里有着意外、欣赏、惊喜……“表哥!你发什么愣呢!我说话你听见没?”张绍武见姚承明不理他,脾气立刻上来了。姚承明赶紧安抚他:“听见了,听见了,我不是正在想带你去哪儿逛的吗?”张绍武这才高兴起来:“我们先去找子琛、耀辉他们吧,我刚才看见他们往街那头去了,现在去追还来得及!”说完拉着姚承明就要走,还不忘回头叫一声:“大哥、三弟,你们去不去?要去赶紧跟上!”张绍英一把拉住跑向他的绍威:“我们不去了!还要送书玉妹妹和书文弟弟回家呢!你和承明表哥好好玩吧!”张绍武撇撇嘴,一副“早知道是这样”的表情,有李家姐弟在,他大哥是绝不会丢下那两人的,算了,反正看见那两人他心里也不舒服,还是别让他们跟去了。扭回头张绍武拉着姚承明“噔噔噔”下楼了,姚承明张嘴想说什么也没说出来。

大厅中央的热闹也告一段落,书玉不想在这里听这帮读书人继续“之乎者也”,就说:“热闹我也瞧过了,没什么好看的了,咱们也出去逛逛吧!”三人都赞同,一起离开大厅,出了古轩阁。此时元平街上的人流少了一些,想必是人们观赏过了花灯,去小吃街品尝各种美味的小吃和元宵了。书文和绍威在前面跑着闹着,书玉就和并行的张绍英聊起来:“英大哥,这个古轩阁真够气派的,刚才大厅里那个自称徐某的人是古轩阁的老板吗?”张绍英点点头:“嗯,那个人也是徐子琪的二叔,古轩阁是徐家的产业,一直由他掌管,生意做的很大,在整个陈留县都是有名的,别处没有的东西他那里大部分都有,当然价钱也比别处的贵很多,但想买好东西的人还是愿意去古轩阁,看不上书画一条街上的东西。”书玉想起家里悬挂的书画对联就是爹爹从书画一条街上买来的,原来那里是大众消费的地方,有钱人都不去那里的。想到自己要开店不知选哪里的店铺好,书玉又向张绍英询问:“你也知道我家年前往外寄卖一些下酒菜,不过那只是小打小闹罢了,赚不了多少钱,我一直想开一家正经的饭店,现在本钱有限,开不起大的,就想先开家小的,把牌子打出去再说,爹爹和娘亲也同意了,只是租店铺、雇人有些麻烦,得慢慢来。你说我要开店开在哪里好?我看元平街热闹的很,客流量也大,这里怎么样?或者去小吃街开店?”张绍英以前听书玉说过将来要开饭店的事,并不惊奇,他斟酌了一下,提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现在要是开一家小店的话,没必要开到元平街上,这里虽然地段好、客流量大,但这里的租金也很贵,再加上来这里真正消费的人都是手里富裕的,恐怕也看不上你的小店,你没见这里的店铺都很宽敞而且装修很有档次吗?小吃街的话――”停顿了一下,他继续分析:“恐怕也不太好,毕竟那条街上的东西都是比较有特色的,而且好多都是老字号了,有固定的顾客群,你要是开正经饭店恐怕也吸引不了多少人。”

“那我要去哪里开店啊?”书玉听他说元平街不行,小吃街也不行,更愁了。“你们家前面的那条元康街不是很好吗?那里住着很多当差的人及家属,还临着菜市,我看那条街上好几家饭馆的生意都挺好的。况且离你家也近,你怎么不考虑考虑在那里开店?”张绍英想不通书玉为何舍近求远,放着自家门前的好地方不用偏要往别处去?说到元康街,书玉也有不能作为自己开店地方的理由:“你也知道那条街上住着很多当差的人,好多都和我爹爹熟识,我怎么好意思做他们的生意?再说那里已经有几家饭馆了,我再开一家不是和他们抢生意?之前我家只给刘老板的饭馆供菜其余几家就有些不满了,我再开店不是更让那些店老板恼怒,若是生意好的话更要遭他们忌恨了!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我不能做生意惹一堆仇人吧?”张绍英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才道:“要不你去元安街开店吧?我家的镖局就在那条街上,还有几家车马行、客栈和当铺,那里来往的人也很多,你要开饭店生意应该不难做,再说有我家照应着,别人也不敢排挤你的店!”书玉想了想,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虽然要沾张家的光让她有些难为情,但是她家初来乍到的,没一点关系还真是办不成事,即便店开起来也容易被那些地头蛇欺负,现在沾张家的光,以后再回报过去就是了!如此一想,她先向张绍英道谢:“多谢英大哥帮忙!我回家再和爹爹商量商量,到时再给你确信儿吧!”张绍英笑她:“你还和我这么客气?不认我这个大哥了吗?”

两人边走边聊,已经走到了街口,看见绍武和绍威停在那里等他们,张绍英拦了辆马车送他们姐弟回家,书玉上车后撩开窗帘看向外面时,突然瞥见街口那家上次张绍英带她和书浩去吃饭的酒楼里走出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竟是红提!还有一个妇人打扮的人陪着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念叨着什么。刚想叫她一声,书玉想想又忍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如果红提不想告诉自己还是不要撞破的好,反正等李家的人都回老家后,书玉就打算和娘亲说一说这两个丫头的婚事,让娘亲打听好了她们的想法赶紧送她们回家待嫁,现在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过了上元节,李家的人就回去了,只有王氏带着李宏丽还有宝柱非要多留几天,说要给李宏运准备成亲用的东西,县城的东西比张镇的好,自然要在县城买了,等成亲的时候让亲朋好友看看也是添脸面的事。李宏业知道娘亲王氏好面子,再说又是四弟成亲,不好说不行,只得又让段氏给了王氏十两银子,之前回家拜年时已经给了王氏二十两,比照李宏才成亲的时候给的,没想到王氏还不知足,非要在县城置办东西,这不是明着要钱又是什么?而且这十两银子是全置办东西了还是给了李宏丽一部分,谁也不知道。书玉听娘亲说起这些事也是一肚子火,祖婆婆这么明着要自家的钱财去贴补其他的儿女,是不是有点太过了?自己一家住县城,花费比在乡下多得多,还要供书文读书,就李宏业一个人的俸禄每月养家糊口还行,哪能留有多少余财?要不是她和娘亲每天辛辛苦苦地做那些下酒菜,家里也不会很宽裕,再说她还准备开店,只怕到时用的钱更多,家里攒的银子可能不够,还要往外借呢!祖婆婆就看着她爹爹能挣钱,怎么就看不到她们一大家还要花钱呢?

过了正月二十五,王氏才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和李宏丽、宝柱坐着李宏业租好的马车回李楼村去了,让段氏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对难缠的姑婆送走了,她也能好好歇歇!书玉看到娘亲歪在床上,一脸的疲惫,一边给她捏肩一边劝段氏:“娘,以后你也硬气点儿,别老惯着祖婆婆,端茶倒水、捶背捏腿的活不干她又能怎么样?没事就会折腾你!我就见不得她那副样子,年纪轻轻的,又不是七老八十,哪能干什么事都要你伺候?”段氏叹了一口气:“天下哪个当婆婆的不要媳妇伺候?不管当婆婆的多年轻,她都是婆婆呀!当媳妇的不伺候婆婆,别人要说媳妇不孝顺,背后戳媳妇的脊梁骨!你这话在我这儿说说就罢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就是以后你长大了,嫁了人,也要好好伺候你婆婆,不能让婆家人说你不孝顺!知道吗?”书玉没想到劝说段氏不成反被段氏一顿说教,娘亲自己不争气还想把她也教育成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她才不干呢!生怕娘亲唠叨个没完,书玉赶紧转移话题:“娘,红提姐姐和青提姐姐年龄不小了吧?”“嗯,来咱家的时候问过她们,红提不到十七,青提刚刚十六,过了年她们又长了一岁,你也长了一岁,九岁了,不知还能在家陪娘几年?”段氏说着说着又扯到了书玉身上,感慨着女儿渐渐长大。

书玉没想那么远,九岁,还是小萝莉呢,急什么,况且她的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怎么能早早离家嫁人去?嫁了人可没有在娘家自在,要是再遇见个像王氏一样的婆婆,她还不得被折腾死?想想都够可怕的,她坚决不早嫁!扯远了,赶紧回归正题:“娘,红提姐姐和青提姐姐是不是该说亲了?我听绍英哥哥说过,他们家的丫环就是这个年纪开始说亲的,一两年后再嫁,最晚嫁人的也不超过二十。你看,是不是问问她俩的意思早把亲说了,也省得她俩胡思乱想?”“怎么?娘不在家的时候她俩有啥不规矩的事了?”段氏一听就急了,“没往你爹爹身边凑吧?”书玉忙摆手:“没,没,爹爹在所里留守,你们回来那天他才回家,平时送饭也是让书文去,她俩怎么会往爹爹身边凑呢?”见段氏脸色缓和了才继续说:“嗯,是我见她俩私底下说什么提亲的事,问她们,她们又不承认,就想让你问问她们咋回事。毕竟她俩是从张家过来的,虽说张伯母把她俩的卖身契给了咱家,可是跟咱家的感情并没有多深,还是早点打发了,省得一直留着再留出麻烦来。”段氏听了书玉的话,想了一时,说:“我知道了,明天问问她俩的意思再说吧。哎,有她俩帮衬着,娘平时轻松不少呢!真舍不得这么快就把她俩送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