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元宰 > 第0059章 岁首将至

大元宰 第0059章 岁首将至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4:2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不知不觉间,八月便已临近尾声,在秋收的欢快氛围中,长安城迎来了史料记载中,高皇帝纪元的最后一个月:高皇帝十二年秋九月。

自八月中旬,整个关中都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起秋收事宜后,阳毅反倒是成为整个长安城中,少有的‘闲人’。

或许对别的朝代而言,秋收,只意味着老百姓将种在田中的粮食、作物收割,与官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在汉室,秋收却是各地方郡、县级官府,乃至于长安朝堂,都难得一见的重要事件。

盖因为在汉室,农税并不是按照‘每家每户按照田亩大小,固定缴纳钱或粮食’,而是按照每家每户当年的实际收成,按比例收取农税。

现如今,汉室的农税比例,依旧是高皇帝刘邦制定的‘什伍取其一’,也就是十五税一。

这样一来,原本和官府‘毫无关系’的秋收,在汉室就成为了地方官府,乃至于长安朝堂章程中的头等大事。

——为了保证没有人偷税漏税,每逢秋收,各地方郡、县官府都要派出人手去田亩边,亲眼看着农民收割作物!

待收割结束,都不等农户擦擦汗,喘口气,地方官府派出去的官吏,就要开始对收获的作物进行称重,并按照十五税一的比例,当场收取农税。

地方如此,长安朝堂自也是没闲下来。

在过去一个月当中,阳城延所执掌的少府,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向关中各地方郡、县官府补充称量工具,并派人协助收税。

至于王陵为首的内史,那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汉承秦制,汉室的政治体系,也同样承自前秦。

而内史在秦时的全称,其实是‘治粟内史’。

顾名思义——秦内史,主要负责的就是劝耕、水利、收获等工作,类似于后世的农业部。

汉室初,内史原本也是类似的职能,只不过比起前秦,尤其是尚未统一天下,只占据三秦之地的‘秦国’,汉室的疆域无疑是大了许多。

秦未统一天下之时,整个国土加在一起,也就是如今的关中外加巴蜀之地,以及小半个河南(河套)。

国土有限,就使得秦国的丞相治理整个国家,并没有太过吃力;外加上军事有大将军,内史也就只能管管粮食,挖挖沟渠,做好农业工作。

可到了汉室,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丞相需要负责治理的,是西起黄土高坡,东至东海,北至草原,南至五岭的整个中原!

至于汉室的军事力量,更是有北方边防部队、关东诸侯兵、地方郡县兵,以及长安南北两军等多个部分。

让大将军或太尉去执掌整个天下的兵马,理论上倒是能做到,但要说实际起到什么有效的、积极的作用,那就是扯淡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