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只有春知处 > 第 14 章

只有春知处 第 14 章

作者:风歌且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4: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苏漪在房中与纪云蘅说了许久的话,然后跟掌柜的伙计交代了一番,带着纪云蘅出了酒楼。

她说三日后的花船节定然非常热闹,届时姑娘们都花枝招展,纪云蘅也不能埋没于人群中,于是带着她买衣裙簪花去。

时间紧迫,再裁新衣已经是来不及,苏漪去了成衣店给她挑选,再让绣娘对着她的尺寸改。

再去给她买了些金银头面,不是什么奢华之物,但胜在精巧美丽,也适合纪云蘅。

自从那根金簪被纪盈盈抢走后,纪云蘅就不再收苏漪所送的贵重首饰了。

虽然那年她来涟漪楼说起此事时并没有哭,脸上也没有什么难过的表情,但苏漪知道,那件事着实是让孩子伤到心了,以至于后来她再也不往头上手上戴什么玉石首饰。

苏漪难得再次能给她买这些玩意儿,自然买了个尽心,手里的银子如流水一般给出去,脸上的笑容却是越来越多。

纪云蘅走得双腿酸痛发软,也不忍扫她的兴致,乖乖地跟在她身后任由她将身上的银钱全部花光,这才坐着苏漪的马车回了家。

买的东西纪云蘅并没有带回来,全部放在苏漪那里,三日后去找她时再换上。

赶回家时正是正午,六菊送来的饭虽然可口丰盛,但由于天气实在太热了,纪云蘅只喝一口汤,身上都要出两层汗,最后也没吃多少。

饭后她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即便如此仍旧热出一身汗,闭着眼睛迷迷糊糊时,她恍然想起许君赫站在门外说搭一条水帘,夏天就不热了。

她摇着扇子,想象屋子的檐下已经搭上了水帘,暑气的风经过冰凉的井水一滤,送进来的风都是凉快的。

似乎真有点用,热意隐隐有几分消退。

夏天虽然炎热漫长,但相比于冬日,纪云蘅更喜欢夏日。

因为严寒比酷暑难熬,是会冻死人的。

所以尽管再热,纪云蘅也从未有过一句抱怨。

泠州似乎在酝酿着一场大雨,这两日实在热得厉害,连蝉声都蔫了,所以纪云蘅就算是闲着无事也不会外出。

那少年也没再造访,纪云蘅就像往常一样的生活着。

白日里躲在屋中,看书写字学作画,累了就逗逗小狗。

晚上就坐在院子里乘凉,摇着扇子的手臂被灯笼一照,白玉似的。

许君赫这两日事情也不少,加之天气太热,他一步都不想踏出行宫,所以没去纪云蘅的小院。

只是夜晚的时候照例穿成小狗,看见她坐在门槛上乘凉时,偶尔也会走过去瘫在她的边上,因为纪云蘅会给他摇扇子。

他现在已经相当适应穿成小狗这件事,先前那串差点被他砸了的珠串虽然在这件事上没什么用处,但许君赫发现,他戴上之后身上的燥气似乎被抚平了,夜晚睡觉也安稳许多,初来泠州的那些不适之症也逐渐消退,恢复正常。

大地变成蒸笼,让人觉得没精神,连带着纪云蘅的话也少了。

如此过了两日,泠州特有的花船节便到了。

所谓花船节,最早便是促进男女两情相悦的日子。据说很多年前的泠州地广人稀,家家户户都贫穷,大多数人每日忙农活,没有什么闲时间去风花雪月,以至于这庞大的地方人烟稀少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有人造了船,在六月六这天推入河中,号召全城的男女摘花上船,瞧见心仪的人便将花送出,若是看对眼就收下花,回去就可以拜堂成亲了。

而成就姻缘的花朵会被人插在船上,以此希望日后夫妻和美,长长久久。

于是六月六这日,就被泠州定为花船节。

到了后来,不管男女有没有成事,走时都会将花留在船上,讨个好兆头,以至于每年护城河的船上都插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绚丽壮观。

纪云蘅还是第一次来参加这花船节。

她一早就去了苏漪的住宅,让苏漪身边的丫头给她穿衣打扮。

纪云蘅换上赤红色的云纹束袖短衫,对襟的金色衣扣系得严实,遮住白嫩的细颈。腰身用墨色百褶锻裙束着,三彩混金勾勒出一朵朵祥云飘在裙摆处,腰带缀了几条墨纱飘带,尾端挂上云彩银饰。

苏漪身边的丫鬟手巧,给纪云蘅梳了双平髻,钗上几个桃花粉的宝石小簪,再穿上一条墨色的飘带。

纪云蘅乖乖坐着,让丫鬟给她画了细眉,点了口脂,整个人好似脱胎换骨。

苏漪上上下下打量着人,乐得合不拢嘴,“果真老话常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佑佑这稍一拾掇,瞧着都像是侯门大户出来的千金呢!”

纪云蘅听后,墨染的眼眸弯成月牙,露出个笑,“姨母是笑话我吗?”

“哪里是笑话,说的都是实话,在我心里,佑佑就是天下间最美的姑娘。”苏漪将她抱进怀里,叹道:“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岁月当真不饶人啊。”

“往后的日子还长呢。”纪云蘅说。

“咱们早些出发吧。”苏漪亲昵地牵起她,拉着往外走,“听说皇太孙租了杜员外的船大办酒宴,今日怕是全城的人都会去凑热闹,届时人多得很,去晚了恐怕都挤不上船。”

纪云蘅没有异议,被拉上马车,二人前去护城河。

护城河位于泠州的北面,无比宽广,一眼望不到尽头。河面荡着层层叠叠的波浪,阳光大片洒落上去,波光宛若金龙之鳞。

今日来此的人着实多,隔着距离河岸还有一公里时,马车就已经无法前进了,只得找地方停泊然后步行过去。

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其中以卖花的最多,商贩们竞相比着谁的花新鲜茂盛,谁的花颜色好看,人声鼎沸。

街上行人实在太多,摩肩接踵,苏漪为防止有人挤到纪云蘅,特地找了两个家丁在左右护着,顺着人群的流向慢慢地行走其中。

“人那么多,不会上不了船吧?。”苏漪颇为不安。

纪云蘅倒觉得没什么,船上岸边,在哪里玩不是玩?

至于那杜员外的嫡子,她倒没有多大的兴致想去看。

许是入口处停马车的众多,才显得十分拥挤,再往前走一段就宽松不少,不必人与人挤着,也能到两边的小摊上瞧一瞧。

苏漪生怕她走丢了,牵着不放手,见她有兴致停下张望,也不催促,于是从入口处走到河岸边,就用了大半个时辰。

岸边的人是最多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男女,果然如苏漪所说个个都打扮得风流倜傥,貌美如花,聚在一处甚至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都比了下去。

波光粼粼的河上飘着十来艘船,位于正当间的那艘最为庞大,极是夺人眼球。

那船打造得精致奢华,足有三层高,表层不知道刷了什么漆,远远看去金光闪闪。

纪云蘅看呆了眼,踮着脚尖张望,看见有小舟载着人往大船上运,而码头等着上船的人排起了长队,看着像蜿蜒盘旋的长龙一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花。

官府衙役与着装统一的侍卫们带刀守在两侧,威风赫赫地管控着周围的秩序,一旦有争吵发生就会立即前去查看。

苏漪差人去码头处递请帖,那丫鬟回来却答复说请帖不管用。

她大惊,细问之下才得知原来是皇太孙下的令,邀泠州百姓同乐,于是杜家发的邀帖一律作废。

苏漪一看,就知道今日是没机会上大船了,别看这里排着的长队似乎有尽头,实则能上去多少人还另说,船就那么大,吃水到一定深度,就不能再上人了。

正想着,忽而有一女子来到纪云蘅的面前,递出一朵洁白的花,“姑娘,要花吗?”

纪云蘅见大家都有,于是也接过来,问:“多少钱一朵?”

“不要钱。”那女子说。

“这花不是一两银子一朵吗?”苏漪在旁边问道。

纪云蘅听后便震惊,将手里的花看了又看,也没看到什么地方长出金边,不知这一朵花为何会卖到一两银子。

她院里的栀子花跟这一样白,比这花还要香,也才一文钱十朵呢!

那女子许是看出纪云蘅的疑惑,便解释说:“这花是从番邦引入的种子精心培育几年而成,晏国境内仅这里有,所以价格高了些,原先被杜员外定做上船的船票,只是太孙殿下租赁此船后,便下令将这些花随意送给年轻男女,不收钱了。”

“原来如此,我道怎么这么早船上就满人了呢。”苏漪恍然大悟。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