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官家 > 第七章:分歧

北宋官家 第七章:分歧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3: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崇徽殿中,赵祯很快就看完了两份札子。

其中的内容,和他脑中那份庞大记忆里关于此事的内容相差仿佛……

虽然说,想要一下子消化掉这份记忆并不现实,但如果只是近期会发生的事和涉及的人,他回忆起来,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不过,看是看完了,他却并没有急着抬头。

记忆里的确是有这件事,但是,那个时候,原主的年纪太小。

所以,对很多事情都雾里看花,瞧不明白,只是遵从着刘娥的意思来办。

但是现在,赵祯既然入局,自然是要好好思量一番。

从表面上看,丁谓的方案明显对刘娥更加有利,这也符合他作为刘娥亲信的身份。

按照他的方案,朔望见宰执大臣,那么,寻常的多数政务,就会通过政事堂进呈,宫中画可的方式来处理。

如此一来,便意味着,所有的权力都会汇聚在刘娥和丁谓的手中,赵祯这个皇帝,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余地。

相对而言,王曾的这份方案,由太后和皇帝共同垂帘,五日一见大臣,参决政事。

虽然说,也还是刘娥来最终决断,可至少赵祯是在场旁听的,不至于被完全排除出决策中心。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娥本不该有什么犹豫,直接选丁谓的方案便是。

可问题就在于,朝堂政事,往往不能光看表面这么简单。

王曾能够做到参知政事的位置上,其政治智慧绝对不低。

他敢提出这个方案,并且和丁谓争执这么久不肯让步,自然是有自己的把握的……

赵祯心里很清楚,刘娥之所以将此事拿来问他,除了因为犹豫不决,想要征询他的意见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试探。

于是,他心中计议了一番,很快便有了决断。

伸手将札子合上,命人送回去后,他抬起头,沉吟道。

“大娘娘容禀,依臣所见,王曾的法子更加妥当些。”

按照宋人的习惯,皇帝即便登基,在太后或太皇太后面前,多数场合也依旧需要自称为臣。

反倒是谈及朝中大臣时,除非是当面奏对,否则一般不用敬称,而直呼其名,以示君臣之别。

当然,对于资历极深的大臣,即便是私下提起,也会用官名敬称。

只不过,能得到这种礼遇的人,在朝堂上可谓少之又少。

刘娥原本略显懒散的坐在原地。

但是,听到赵祯的这句话,她顿时直起了腰,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开口问道。

“为何?”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