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官家 > 第十八章:顺水推舟

北宋官家 第十八章:顺水推舟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3: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啧,果然每个能身居高位的,都是表演家。

赵祯挑了挑眉,似乎透过珠帘,看到了王曾说这番话时那副饱受冤屈,无力辩白的模样。

果然,他的眼光没错,如今的中书当中,其政治能力可以配得上自己位置的,其实也就王曾一人而已。

前面那一长串的话,看似是无可奈何之下的绝望宣泄。

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最后的这几句话做铺垫。

还是那句话,王曾先戳破所有的窗户纸,把丁谓给拉下水,就是为了告诉他和刘娥,丁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他的困境。

所以,把敌人拉下来之后,第二步就是把自己抬上去。

刚刚的这番话,大多数人会把重点放在王曾的辩白上,但实际上,王曾强调了两点。

首先是历州府中书数十年这句话,看似不起眼,可实际上,他在告诉太后和官家,他王曾是有才能的。

寒门出身,三元及第,入仕之后,从州府一步步走上来,根基扎实,政绩出众。

即便是在如今的中书当中,他也是凭能力站稳的脚跟。

随后就是最关键的第二句话,凡遇不妥之事,臣向无沉默不言之时,这**裸的就是在拉踩丁谓。

要知道,丁谓此人,才能是有的,但是,他的德行的确配不上宰相的位置。

专横霸道,心胸狭隘不说,而且还曲意媚上,毫无风骨。

王曾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当初泰山封禅一事。

众所周知,封禅乃是古之圣典。

在宋朝之前,举行封禅大典的只有五人,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虽然说越到后面越水,但是,这几位毕竟都是实打实有功绩的。

前三位自不必说,就算是后面的李治和李隆基,前者奠定了整个大唐最广阔的疆域版图,后者则开创了鼎鼎大名的开元盛世。

而到了宋朝,赵恒早年起兵攻辽,大败之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虽然对外宣传上,将此归为让宋辽重回和平的利国利民之举。

但是,给别人送钱求和这种事,到底是个什么性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种状况下,为了不遭骂名,赵恒开始迷信各种天书和祀封,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耻辱化为所谓的‘功绩’。

要论各种祭典之中最盛大,最权威的,自然就是封禅大典。

封禅的意义,不仅仅是祭祀天地。

古人认为,泰山为世间最高,其顶峰接天,山脚连地。

所谓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

封禅大典便是在山顶和山脚各筑一祭台,使高者加高,厚者加厚,以此象征帝王功德之浩大,足以升封于天,厚禅于地。

事实上,这也是历代帝王不敢轻易封禅的原因。

当初,澶渊之盟签订后,知枢密院事王钦若提议泰山封禅。

赵恒虽然也起了这个念头,但心中摇摆不定,生怕遭到群臣的反对,所以,假借财用是否足够来试探众臣之意。

那时,丁谓任三司使。

他看出了赵恒矛盾的心理,所以竭力保证,国库富足,举行封禅完全没有问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