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逆隋 > 第五卷谁的大业第九十六章远航

逆隋 第五卷谁的大业第九十六章远航

作者:老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3:1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足足养了一个月的伤,李世民才能拄着拐柱下地,三个月后伤才完全好,这还得归功于孙思邈配制的伤药,否则以他的伤养半年也不一定会好,

原先的时空中,这一年天下已经大乱,杨广已被杀,李渊也起兵反隋一年,李世民在对隋战争中多次斩露头角,只是现在的大隋却正是历代王朝中前所未有的强大,周边灭国无数,连强汉也有所不及,李世民以前根本没有机会展露才能,这一次,却是等于受了当头一棒。

伤好后的李世民陡然变了一个人,以前的李世民聪明有余,沉稳不足,这一顿打却让他陡然成熟起来,连李渊也看不出儿子脑袋里想什么。

又是数年过去,此时已是大业二十年,大隋境内四海升平,百姓生活富足,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早已完成,皇帝又下令整修道路,分为主国道,郡道,县道,其中规定国道,郡道必须用碎石,石灰,黄沙混合铺就,国道可以容纳八辆马车并排而过,郡道可容纳六辆马车,县道则需容纳四辆马车。陆路与水路仿佛象蛛网一样布满整个帝国,组成了沟通朝庭的迅捷通道。

因为使用了数百万异族俘虏,朝庭修建运河和四通八道的陆路,非但没有让百姓感到负担,反而因为朝庭对粮食庞大的需求,使得普通百姓日子越过越好,丝绸,棉布等以前的高端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所有大臣和百姓都认为大隋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就是三皇五帝的功业和皇帝也很可能不能相比,即使三皇五帝,又如何能让全国所有百姓家家温饱,而且武功极盛,周边各国要么被灭,要么臣伏于帝国成为藩国。

朝庭的藩国并不多,多是东南半岛上的国家,朝庭不是没有想过将整个东南半岛也直接纳入帝国的统治,只是东南半岛天气炎热。森林茂密,大隋的精兵强将多出于北方,并不适应这种环境下作战。朝庭只对林邑发动过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虽然打到林邑的首府,只是因为蚊虫,瘟疫造成大量地非战斗减员。只得作罢,接受林邑等国作为藩国了事。

这一年,朝庭主持的忠烈祠修建完毕,里面供奉着数万征伐周边异族各国牺牲的英烈姓名,小到士兵,大到将军,英烈祠就建在皇帝地祖庙旁边,与皇帝祖庙一起。共享朝庭每年的祭祀,忠烈祠建成之日,皇帝亲自带着大臣对忠烈祠进行祭祀。并规定每年这一日,为国家祭祀日。后世皇帝都要在这一天参加对忠烈祠的祭祀,以表朝庭永不忘记为国征战而牺牲的战士之意。

除了忠烈祠,另外皇宫中还建起了一座凌烟阁,凌烟阁挂地自然是大隋建立以来为朝庭立下功郧的文臣武将副像,其中不分在世与否,文帝时期还是现今臣子,统统加以评定,选出最杰出的文臣。武将各十二人。使之千古流名,这二十四人并不是最终的人数。日后若是再有人功绩超过此二十四人,也可以增进凌烟阁的名录。

武将自然是以杨爽为首,文臣则是高颍为首,李德林、韩擒虎、贺若弼、苏威、杨尚希、牛弘、韦孝宽、罗艺、史万岁、麦铁杖、吕沐霖、李纲、云定兴、屈突通、达溪长儒、长孙晟、元胄、房彦谦等二十四人得予上榜。

这二十四人中,活着的只有十一人,其中十三人先后故去,文帝时期的臣子,如高颍,李德林、韩擒虎、贺若弼、苏威、杨尚希、牛弘、韦孝宽等人都已经不在了,让人想起不由不胜唏唏,不过,他们的家人从中得到了极大地荣誉,朝庭也重新对其封赏,也算得福及子孙。

忠烈祠和凌烟阁的建成,极大的鼓舞了诸多年轻人建功立业地心思,年龄大一点的人喜欢过平静地生活,可是年轻人却不如此,他们期盼能象先辈一样,跨马挥鞭,沙场纵横,只是挥然四顾,大隋四周已找不到强劲对手,让他们颇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