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宋王 > 第七二〇章 燕云十六州,没商量

宋王 第七二〇章 燕云十六州,没商量

作者:尹三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1: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萧太后要见朕所为何事?”

“吾意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百姓受苦,不若罢兵言和,赵官家以为如何?”

赵昭笑道:“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愿意看到两国百姓受战争之苦。只是停战并非我大宋单方面可以决定的。”

萧观音:“那如今宋辽两国都有停战之心,不知赵官家意下如何?”

“那当然好了,两国能够达成一致,求之不得。”赵昭道:“只是不知这停战如何停法?”

“宋朝撤军,澶渊之盟作废,宋不必再向辽国付岁币。”

“只此而已吗?萧太后难得觉得,大宋以后还会向贵国送岁币?”赵昭冷笑道:“虽然我大宋不缺这几个钱,却也不会凭白送给你们。”

“那你要如何?”

“萧太后,何必废话呢?明人不说暗话,你知道我大宋出兵目的何在,大宋百姓百年来所期盼的又是什么!”赵昭道:“燕云十六州是最起码的要求,近来我大宋将士信心大增,大有牧马北/海(贝加尔湖)之心。朕觉得北/海太远了,潢水不错,夏日炎热,前往临潢成避暑似乎很不错。”

临潢城,契丹祖地,辽国上京!

萧观音玉面生寒,拳头紧握道:“燕云乃是晋国石敬瑭送给我国太宗皇帝的,并非你宋朝所有,凭什么给你?”

“萧太后,说这些冠冕堂皇之语有意义吗?”赵昭冷冷道:“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我中原之地,石敬瑭那无耻之徒可恨。我中原人却有血性。必须要讨要回来。”

“哼……”萧观音默然无语。这些话而今确实徒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萧太后,你通史书,该知道汉唐之时,我中原王朝的边界在哪里。”赵昭道:“我国士大夫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恢复汉唐旧境,而今我大宋上下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威胁我大辽?”

“事实俱在,萧太后若觉得是威胁。那就是好了。”赵昭道:“威胁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看你们能不能扛得住,怕不怕威胁,这才是关键。孰轻孰重,萧太后自行权衡吧!”

“燕云十六州全都给不可能,我大辽将士也不会同意,必定会坚持到底。甚至与宋军激战,最终宋朝人能否拿下来还真不好说,至少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赵官家,何必欺人太甚呢?”

“那是我的事情。不劳萧太后操心,我大宋将士不怕流血牺牲。只要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大宋的勇士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赵昭的态度很坚决。

话是这么说,但谁希望将士伤亡,战事长时间拖延呢?那样即便是获胜,也是惨胜,反而不美。

尤其是赵昭刚刚登基就率军出征,长时间离开统治中心,朝政必定会有动荡。幽州之战不宜拖延太久,尤其是不能进入冬季,那样运河封冻,宋军的后勤补给绝对是噩梦。

至于幽州,有火药在,想要破城也并非难事。但城中的辽军若是拼死顽抗,会是什么后果?死伤会何其惨烈。赵昭不想这样,萧观音能来谈判,乐见其成。

其实这些事情,萧观音懂,耶律浚也懂。比拼的就是谁首先撑不住,很遗憾,辽国国内的叛乱让他们的境况很不好,契丹人已经无力将战争拖延到冬天。在如此局势下,他们必须要做出让步。

区别只在于,这个让步的幅度有多大?

萧观音沉默片刻道:“那好吧,贵我两国割让一步,以燕山为界,燕山以南的州县归宋。两国就此罢兵,签订盟约。”

山前七州,果然是这一套,这恐怕是上京城里契丹贵族商讨许久的结果吧!确实算是个让步。对于宋朝而言,实际上已经获得了燕山防线,这也算是不错的,但是……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