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 第334章 儒法之争,二圣临朝 大结局6K大章

第(1/3)页

第334章 儒法之争,二圣临朝(大结局6k大章)

熹和三年,又一个春天来到。

魏京城西,武安侯府,一辆青帷马车在众多侍从的簇拥下匆匆驶入侯府侧门,穿过前院宽阔的演武场,马车直入二进主院。

车帘子掀开,先探出来一颗簪金佩玉的俏丽头颅。

前边园子里急忙迎来一群仆役,为首的管事娘子张口就喊:“哎哟我的二姑奶奶,您这下车怎么也不叫人扶?等等奴婢啊!”

那边说话的同时,这边车里头,程二妮……哦,不对,应该叫程芳,程芳却已经是扶着车厢门框,自己跳下了马车。

程芳的声音嘎嘣脆,仿佛一口一个冰块般连珠儿响起:“扶什么呀,洪嫂子你可别这腔调说话了,听得我起鸡皮疙瘩!我娘呢?我大姐呢?”

穆三娘在主院正房盘账呢,程英也在。

程灵封侯以后,新皇给她在京城赐了一座武安侯府,程灵便派人到庸州将穆三娘与两个姐姐,还有其余众多的部曲仆役都接到了京城。

当年的绿褂子队伍现如今已经壮大到了五六百人,经过多年的磨合与培养,他们现如今都成了程家的得力臂助。

奴籍在身的那些倒不必多说,有些人上限低,能从平民变成侯门豪奴就已经是极限——

虽然看起来是失去自由,要入奴籍,可在这个朝不保夕的混乱世道,能够找到程灵这样的主家,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就已经是用尽了毕生运气。

不是人人都追求自由,更何况宰相门人七品官,武安侯何等权势声威,“他”家的豪奴,想做都还得看机缘。

当然,也有人另有志向。

就比如说施宏,还有程灵的弟子杨林、吴耘等人。吴耘一心想给程灵做随从,不太敢独立,总觉得应该跟着师父学到更多东西,杨林则仍有科举梦。

熹和元年,新皇开恩科,广纳天下贤才。

施宏经过科举,后又被外放到了东齐故地,做了一任县令。如今为官近三年,考核得上功,升迁指日可待。

他看起来像是已经离开程灵的队伍了,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的背后站着的是武安侯。

施宏若再高升,日后他掌握的权利越大,武安侯党的触角就越宽,根基就越牢固。

一派势力,除了最主要最核心的那个人,其余党羽自然也不可或缺,最好是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这些都是组成大厦的基石,枝网蔓延,才好成事。

当然,程灵自己是不承认自己结党的。

事实上,她也确实不结党。

结党图什么?再造一次反?来一场战争?

战争的目标是结束战争,如果已经达成了目标,又为什么还要再起战端?

程灵要真有这个野心,当初在贵妃宫变的时候,她只需等待诸皇子、包括萧蛮都被贵妃党杀死,再出手杀尽贵妃党,大事不就成了么?

那个时候的程灵不论文功武功都已极具声威,在魏皇一族尽被灭绝的情况下,她若振臂一呼,谁敢不服?

程灵彼时没有那样做,态度就已经很明确了。

可惜,要证明一个人没有野心,太难太难。

谁又能相信,一开始的程灵,仅仅只是想要在这乱世之中,给自己一家人寻个安身立命之所而已呢?

是后来站的位置越来越高,又不得不卷入战争,她才从“程少卿”变成了“武安侯”。

至如今,江湖庙堂皆有传言,说武安侯实乃天下第一高手,她便被架上去,再也下不来了。

而至高的赞誉往往都要伴随诋毁,随着程灵“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声越传越远,那些影影绰绰,黏稠恶意的猜测便再也没有从程灵身上撕下来过。

于是“结党”的帽子更是顺理成章地扣在程灵头上了,想摘都摘不掉。

她不要造反,天下人却总疑心她造反。

她不会轻易、随意地再去刺杀谁,天下人却总觉得稍稍多看她一眼,便有性命之危。

这就是疑邻盗斧,没法洗,只因鬼蜮在人心中。

你握住手中剑,世人皆怕你,你放下手中剑,世人皆可杀你!

这把剑,一旦入手,就再也不能放开!

程芳便是在外头听了些关于程灵的不好传言,这才急匆匆跑回家中。

她在正房的小厅里见到了穆三娘和程英,开口便是气哄哄道:“阿娘,大姐,气煞我了!张氏那个蠢货,小么小眼的,居然拿话套我,变着法子问我灵哥儿这次回来,是不是有那个……那个心思!这种话是好随便说的?蠢货,混账!气死了,气死了……”

张氏是程芳的二妯娌,当年程灵封侯,两个姐姐随穆三娘入京,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后,穆三娘给程芳择定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小儿子为婿。

这个女婿没选错,这两年程芳日子过得舒适自在。章家家风不错,章三郎虽不似哥哥们愿意在仕途上进,但他喜好金石玩物、奇巧技艺,有富贵闲人的风范,与程芳这个手工达人正好相配。

再加上武安侯府权势日盛,便是看在程灵的面子上,也无人敢怠慢程芳。

就算程芳曾经出身低微又怎样?有程灵这个兄弟在,她就是天下一等一的贵女!

只可惜世间难得十全十美,程芳在婆家样样都好,却难免与妯娌置气。

尤其是章家二嫂,在程芳口中,那俨然就是个集蠢钝、精明、乖张、阴险于一身的大恶人……

两个人平常就有摩擦,如今程灵从封地归来,张氏试探性地一番话,更是将程芳彻底惹毛。

她二话不说,就叫了马车,回家找娘。

穆三娘便放下手中账册,与身侧的程英对视一眼,而后深深叹息。

程英与程芳不同,她没有嫁人。

不是穆三娘不给大女儿找,是程英自己不愿。

她的理由很简单,不是要等当年那个杳无音讯的未婚夫,而是她本身就不想出嫁:“阿娘,你若非要女儿成家,便给我招个赘婿吧。”

程英要招赘,可招赘又岂是那样容易?

差劲的穆三娘看不上,好男儿又不会愿意为赘婿。这三番五次,一拖再拖的,程英就耽误了下来。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三年时间里,程灵为官在外,坐镇云川,程芳又已出嫁,只余程英一直相伴在穆三娘身边……对于穆三娘而言,这其实也是极大一个慰藉。

索性就娘儿俩个都不急,且行且看吧。正如程灵所说:“我的姐姐,成不成婚又有什么要紧?谁还敢催嫁不成?”

武安侯的姐姐,只这一个身份,就足够程英在魏京横着走了。

当然,程英性情温婉,不是骄横之人,这个不必多提。

现如今的问题反而是,武安侯府权势喧天,世人瞩目,可是这鲜着锦,烈火烹油,又究竟能持续到几时呢?

三年了,程灵为官在外。

直到今年春天,她回京述职。

一回京,尚且未入家门,就先被新皇召入宫中。

此一刻,多少双眼睛或明或暗,盯在皇城中央。

好不容易休养生息了三年的魏国,会否再起波澜?武安侯,天下第一高手,是否当真甘愿俯首称臣?而同样十分强势,以战争而定天下的新皇,他又是不是当真能容得下武安侯这样臣子存在?

他还能像从前那般,不论旁人如何忧惧,依然笃信武安侯吗?

……

无数的疑问,风起云涌,仿佛便在顷刻之间。

魏京,宫中。

程灵与萧蛮在蓬莱池边相见。

这个早晨风和日丽,没有雨,蓬莱池中的锦鲤忽而一个跳跃,带起水声哗啦。

锦鲤重新落回水中,澄澈的池水便荡漾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