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天意风流 > 第60章 菩萨心如止水

天意风流 第60章 菩萨心如止水

作者:月神的野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4:12:4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所有人眼中,赵慎与李稚的搭伙,不过是相互勾结,谈不上任何情谊。李稚背弃旧主投奔荣华富贵,赵慎招揽李稚用以羞辱谢府,两者各取所需,谁也不是良善之辈,而这两者之中,更令人厌恶的其实是李稚,赵慎的恶是坦荡外露的,谁都知道他就是那样的人,而李稚的背叛则像是一个你亲手养大了的孩子,乖巧懂事,人人称赞,你对他倾注厚望,他却回身往你的心腹中捅了一刀,那种不期待的恶毒令人不寒而栗。

当初若非谢珩出手庇佑,李稚怕是连命也没了,如今看来,所谓宁折不屈的刚烈,无非是向谢家邀宠的手段,与他如今投向赵慎并无分别,一切皆是为了媚上,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小人,谢府向来爱惜羽翼,谁料此次却看走了眼,也难怪,谁想得到一个半大的孩子能有这样深的城府,伪装得滴水不漏?

从人品上看,此人忘恩负义,寡廉鲜耻,从规矩上看,士族政治最讲究的便是上下森严,李稚这种人是忌讳。大理寺的人私下看不惯李稚,想给他些教训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李稚实在不像聪明人,放着谢府的庇佑不要,去抢赵慎施舍的恩惠,除目光短浅外也找不出别的解释。

李稚自然知道盛京士族背后是如何讥讽他的,不得不说,有些评价还是挺实肯的,至少言之有物。

面对空空荡荡的大理寺府,李稚并没有如那群大理寺官员想象中的焦急火燎,也没有跑去晋王府找赵慎告状,他抬手煮了一壶上好的白螺茶,将两位青头门吏叫了进来,一人倒了杯茶,再吩咐他们去请几个人过来,说着从袖中抽出一折名单,见没有人接,他又抬头看了两人一眼,最终右边那年纪轻些的门吏约莫是喝了好茶,有点过意不去,抬手接过了折子,转身出去了。

另一个门吏则继续坐在原地喝着茶,拜高踩低欺软怕硬,早已成了这些小吏刻入脑海的共识,他只装作看不懂李稚的注视,可很快他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不断地有人走进大理寺,均是年轻又陌生的面孔,有的是低秩官吏打扮,有的则一身落魄布衣,刚开始的几人还稍显畏缩,后来见来的人多起来,脸色也逐渐变得泰然,李稚看上去早就与他们熟识,走上前与他们交谈,一一把没人干的活安排下去,因为早就打点好了,众人上起手来都很快,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人手不够的地方,李稚便指点他们商量着办,从始至终他都表现得相当自然而然。

那门吏看得一头雾水。

很快,原本空荡的大理寺中便拥了好几十号人,仿佛是李稚凭空用法术变出来的,门吏的眼神渐渐变了,而大门口还是不断的有人走进来,有广阳王府的党羽,也有青衣小吏、平头百姓,甚至还有……那穿青红褂子的是狱卒吗?

门吏端着茶杯一动不敢动,眼见着那五十多岁的狱卒与李稚交谈了一番,被李稚引着往内堂走去,一切过于自然,门吏甚至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而青石地砖上的脚步声还在不断响起,由远及近,踢踢踏踏,像滚地的雷,听得久了,莫名惊心动魄,他此刻才隐隐回过神来,这大理寺是要换天了,或者说早就已经变了天。

等李稚揭开帘子出来时,案上只剩下半盏冷茶,连盖子都没盖上,他朝屋外看了眼,那青头门吏正在大门口帮着迎来送往,脸上挂着灿然的笑容,一背手一行礼,熟络又恭谨。李稚伸出只手去,将那青瓷茶盖轻轻合上了,午后的阳光照在那身正红色的衣衫上,檐下投下的阴影隐去了一半的脸,那道身影依旧是安安静静、悄无声息。

等那群告假在家的大理寺官员收到消息反应过来时,他们已没了容身之所。赵慎当日在梁淮河摆下的夜宴确实震撼了人心,盛京城方方正正,来来往往百十万人,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出人头地,总有几个敢豁得出去搏一把的,你们不想来,那便不用来了,权势富贵人人皆爱,有的是后来者想要居上。

回过神来的郑克与同僚们一看,这与他们想象的可大不一样,忙找上李稚要个说法,李稚正在处理公务,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随手在下属递上来的敕告书上按官印,那是一枚通体温润莹白的大理寺少卿官印,端正四方,巴掌大小,顶上盘旋着孔雀玉纽,对着日光一照,幽然华光,巧夺天工,识货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来,这枚印鉴的材质是昆山白玉髓,昆山玉矿早已经随着先汉覆灭而枯竭,这是世间最后一块被称为“日月精华、造化神秀”的昆山白玉髓,赵慎前两日亲自命宫中敕造局将其打造成印鉴赐予了李稚,用以彰显皇族对他的无上恩宠。

手握着这方价值连城的玉鉴时,仿佛将实质的权欲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新晋权臣来说,这是最合适不过的礼物,李稚端端正正地按好了官印,翻过印鉴察看那沾着猩血似的红泥,然后他才看向郑克,声音依旧温和,“诸位大人自称年纪渐长,身体多有不支,我苦于人手不够,又不忍催促,这才招揽了几个帮手,帮着打理常务,如今诸位大人也正好能够在家好好修养,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郑克看了眼那收好敕告书的小吏,出口成训,“诸位大人在家稍作歇息罢了,不日便赶过来帮你的忙,可你招揽这样一群不三不四的人过来,这成何体统?”话还没落地,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李稚也是小吏出身,最开始甚至是帮人跑腿送书起的家,他这话无意间是将李稚也骂了进去。

李稚漆黑的一双眼望着他,倒是没有生气的意思,声音空灵仿佛水滴,“郑大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郑大人心中觉得我们并非同流,又何必拘泥在大理寺这方天地中,试问如郑大人这般的国之栋梁,放眼天下何愁没有用武之地?您说呢?”

“你!”郑克只急得说了一个字,忽然没了声音,他也不知为何,对上那双深黑色的眼睛时,喉咙莫名发紧发哑,竟是说不出话来,李稚右手松握着那方尊贵的白玉印鉴,眼神平静若水,郑克在那一瞬间醍醐灌顶,为了得到权势,不择手段、背主求荣,甚至连得罪谢府都不惜也要牢牢抓住权势的人,怎么能够容忍有不听话的人挡在他的前路上?这人之前没有动手收拾他们,只不过尚未物色好新的下属罢了,若说赵慎是疯子,这种人则更为可怕,他们是真正的冷血动物,是山林中伺机而动的毒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代价,连自己也可以搭进去。

朱春芳,是个聪明人,若他还待在大理寺,李稚第一个就要整他,这个年轻人要的不是一般的权势,而是滔天如海的权势,那双眼睛中充满了蓬勃野心,权欲在黑色幻海中沉浮,喷薄出对权力的渴望,令人触目惊心,他付出了这么多,连被千万人唾弃也不惜,怎么还能容忍有人的地位在他之上?

李稚已将那方珍贵的印鉴收了起来,他没再看呆住的郑克,起身往里走了。郑克回过神来,脸都涨红了,同僚们皆看向他,不明白他刚刚为什么话说到一半忽然不说了,他也无法解释,极力想掩饰自己的失态,便打量了一圈周围,正好对上那群新来的官吏,他心中咚的一沉,那些人看他的眼神,和李稚的眼神极为神似,他脑海中冷不丁又响起了刚刚李稚说的那八个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