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天意风流 > 第51章 比武(上)

天意风流 第51章 比武(上)

作者:月神的野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4:12:4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氐人使团带着礼物抵达盛京那日,梁朝礼部官员出城接待打点,金吾卫队拥在城外,街上禁行马车,连云旗帜在城墙上飘扬,可以看出梁朝廷方面还是相当重视这次和谈,希望能够定下新的和平盟约。盛京百姓也听说了这事,不少人特意成群结队地出城围观氐人使团,眼神或是打量、或是好奇,有些年纪大的,则有些许轻蔑,低语声不绝。

一群氐人使臣下马,跟着梁朝官员进入盛京城,站在三十六架马车可以并驾齐驱的宽敞长街上,一抬头,许多氐人的眼神瞬间直了,那一天正好是下着细雨,燕子自灰色的千年古都中振翅飞出,远远望去,数不清的楼台坐落在烟雨中,巍峨的宫形王城则位于正中央,像一座巨大的白玉拱桥,连接到遥远的天河去。

为了向氐人使团展示梁朝的强盛与威严,梁朝礼部官员特意领着他们自正阳门入城,在看见那群氐人难掩震撼的表情时,他们全都没说话,只略一抬袖,以一种相当自然的态度将他们引进来。

为首的氐人使臣名叫安铎,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盛京,当那扇巨大的城门慢慢打开,这个遥远传说中的南国王城朝他敞开怀抱,他的心中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种绝无仅有的雍容尊贵,是北方的氐人绝对想象不出的风流气象,眼前那些落下来的细雨仿佛变成了金色,这座南国的王都看上去是如此的繁华、富庶,以及安宁。

后来当他回到北方后,他是这么与自己的兄长形容的,“它看上去安静极了,好像一个撑着伞的美人,我们在雨中走,城中纵横有数百条笔直的街道,哪一条都看不见尽头,沿途的百姓都卷着帘子看我们,街旁的屋子全是两三层的,还有四五层的,我们来到了王城,在大殿外等候梁朝皇帝的召见,在我们的脚下,所有的台阶都是白玉切成块铺成的,共有两千步长,一千步宽,像是一面镜子,把我们的脸照的很清楚,我在心中想,这些台阶或许是通到天上去的。”

他一番话说完,年轻的周朝皇帝、草原上的汗王慢慢用左手抚着案上的地图,“听上去真是个好地方。”

“他们还为我们演奏了一种特殊的乐器。”

“什么乐器?”

安铎转身招手命侍从搬进来十几只巨大的箱匣,箱子依次打开,氐人侍者从其中捧出一件件扁圆空心的铜器,外面镶铸着菱形的拱山状饰物,一整套共七十二件,最大的与成年男子齐高,重五百斤,最小的只有两指大小,风一吹便摇动起来,发出虚空的风声,所有的铜器形制完全相同,侍者又取出水漆彩绘的铜木架,在金帐中央的空地上架支好,再抬手将那些空心铜器依次绑系上去。

安铎从匣中取出彩漆阴刻的木槌,走到那片铜器前,他抬手轻轻敲击了下那中型大小的编钟,一声空灵的清响在金帐中响起来,静坐着的汗王眼中忽然生出光来,伴随着两只手有节奏的敲打着编钟,雄浑苍茫的歌声在草原上响起来。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此时此刻,在盛京的武王殿中,安铎看着那些穿着羽衣的宫女轻轻重重地敲着编钟,古老渊深的国之礼乐,讲述的是这片土地上先祖的故事,他的神情已经彻底呆住了,宫女一直低头敲着编钟,身后十四行的乐人拨弦吟唱,从上古三皇起,一直到如今,将这片土地上十三个朝代的明君、三十六位的名臣的故事一一唱遍,她才停下手。宫殿外,雨也跟着停了。

一片安静肃穆中,安铎下意识抬手鼓掌,刚用力啪啪拍了两下,却发现宫殿中的梁朝君臣闻声全都看向他,明堂座上披穿着紫色道服的元帝忽然轻笑了一声,群臣也跟着笑了起来,安铎鼓掌的动作慢慢停住,虽然不知道南国人笑什么,但他莫名也感觉到了些不好意思,用蹩脚的汉话道:“这些乐曲,十分好听,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

他那古怪的汉话一说出来,大殿中原本没笑的大臣也笑了,元帝道:“这套乐钟并非本朝礼乐,乃是摹刻先祖乐制所造,用以在朝拜的场合演奏,既然使臣如此喜欢,便将这套乐钟赠与你们好了。”

安铎闻声起身道谢,他本就长相憨厚,又加之表现得很朴实呆愣,元帝听见他费力地道谢,又不免笑了声,殿中气氛一片融洽,很快安铎注意到,这殿中只有一个人自始至终没有笑过一声,在王座的右下位置上,穿着正制朱红朝服的年轻男人坐在青色纱笼前,作道观打扮的宫殿中点着青叶熏香,那张脸在升起的烟光中看不清表情。

赵慎也注意到了那氐人使臣正望着自己,没一会儿,那名叫安铎的使臣像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失礼,自觉地转开了视线。

朝廷在大阳宫中接见氐人使团,贺陵称病并没有去,他与李稚说起了那套礼乐编钟的渊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现如今人人崇尚玄道,已经把这些东西丢得七七八八了,将礼乐国器当做玩赏之物赐予外族,闻所未闻。”

那套礼乐编钟本是贺陵命国子学的学生们按照古籍的记载修复所成,耗了不少的心血,为的是溯渊源、正教化,礼部的官员借上门借用,贺陵原本就不同意,后来看在老国公的面子上给了,得知元帝随手将这套乐钟赠给了氐人,贺陵默然了很久,在梁朝君臣的眼中,那件承载着历史过去的古制乐器,原来不过是精巧玩物而已。

那是贺陵第一次感到心中空落落的,不是悲伤,不是愤懑,而只是一种空荡,一时不知究竟是他不合时宜,还是其他人太过荒唐,无论是哪种,都代表着这个世道确实不复从前了。

“玄鸟之鸣,不复闻也。”贺陵将手中的笔放下,纸上是一只水墨的玄鸟,垂着的羽翼柔顺光洁,静静地望着他,他仿佛看见那只玄鸟朝他轻轻地眨了眼,又转过身向远方飞去,那是他心中的玄鸟,他想要开口呼唤它,却只能沉默着看着它逐渐远去。

久病但从没有流露半分颓衰的老人在那一瞬间,眼中忽然失去了精神,腰背也佝偻了些,那一刻他仿佛是同时预见了自己的宿命,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浮上心头,他猛地低头咳嗽了声,一只手从身侧伸过来,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了,他扭头看向李稚。

贺陵注意到他这个学生这阵子似乎和从前有些不一样,可再仔细看去,又确实什么也没变,贺陵喝了口他递过来的茶水,顺了顺气,问道:“谢珩祭祖回来了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