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远大前程 > 14

远大前程 14

作者:阿宝Simon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0-29 22:08:42 来源:笔趣岛

黄立工没有事,他只是疲累,只想找个小饭馆,和刘睿阳、张文峰坐下来,喝喝酒聊聊天。闲聊一会,他想起以前萦绕在心头的不安,问张文峰,“你和我说过,金融行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底是什么?”

“科技金融。互联网十年内会彻底颠覆传统金融行业。其实说得准确点,是金融行业主动用互联网来彻底颠覆自己。”

“我怎么记得金融行业很早就拥抱互联网了呢?电子银行、线上办理业务这些很早前我就用过,至少比我们制造业反应要快多了。”黄立工有些纳闷,难道不是资本圈新的一轮漂亮故事而已吗?

“嘲讽归嘲讽,华尔街里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随便扔块砖头,砸中十个人,九个物理博士。千万别小看他们,别低估他们对创新的理解能力。事实上,任何一样新技术、新想法刚冒出来,第二天华尔街的办公室里就会讨论怎么用到他们身上。而且他们有钱,胆大,真的会用起来的。军事和金融,从来都是高新技术的第一用户。”张文峰说到这些,语气低沉而专注。“芝加哥和纽约之间有一条专用电缆,就是华尔街这帮人建的,花了几亿美元,修条1000多公里的光缆,把阿巴拉契亚山脉都给凿穿,就是为了不绕路,把芝加哥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两家数据中心直接连在一起。最后把订单传输速度缩短3毫秒,三亿美元啊,搞定千分之三秒而已。还有家公司更离谱,花了1000多万美元,在芝加哥交易所对面买块空地,就为建个信号站,把传输速度提高0.07毫秒,十万分之七秒!他们是大忽悠,编故事本领一流, 但是闻到血的时候,动作可比鲨鱼快多了。”

“这次他们闻到什么的血?”

“就是上次你入境时体验到的东西。你不也说那是未来吗?”

“人脸识别?”

张文峰点头。

“这怎么颠覆金融业……也就防一下洗钱吧?”黄立工很难在这两件事之间建立直观的联系,人脸识别给人更多是技术上的美和冲击,当市场上连图片识别的成熟应用都不多的时候,忽然间出现能识别真实人脸的技术,而且是用在海关这种权威场合,对黄立工来说,已经不只是冲击,而是震撼。但是,要说到能颠覆金融行业,黄立工承认自己还缺乏点想像力。

“这说起来有点复杂。”张文峰挠了挠头,“从两边来说吧。在金融这边,新技术会改变征信。信用是金融的基础,说到底,所有金融活动本质上都是建立信用体系、给信用定价。颠覆了征信,也就是颠覆了金融业。在互联网这边呢,你别把人脸识别当作一个孤立的技术。它能出来,说明什么?说明一大堆和它类似的技术,也都到了同样高的水平。人脸识别都有了,那指纹、声音、DNA,还有人的行为轨迹,也都在路上了。”

“这些就能颠覆征信?”黄立工老老实实的问。

“是的。”张文峰回答得很干脆。“你理解不了,是因为你只是把它当作一项技术来理解。人脸识别厉害的地方在哪?绝对不是技术。技术面它是厉害,但单纯技术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它真正的牛逼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低成本、规模化。和我们工厂的道理是一样的,现代工业取代手工业,其实也是生产方式上的颠覆。真要去认个通缉犯,我相信警察的眼睛绝对比人脸识别技术好用,凭一张模糊的相片,他们都能在人群中认出一个人来。但是,人再牛逼,他能同时辨认多少个人?20个……50个就顶天了吧。人脸识别技术呢,同时辨认十万几十万都没问题。这种量级的提升才是最可怕的。你想象一下,只要人脸识别技术全面铺开,就可以在全国所有城市同时追踪全国所有通缉犯,哪怕是在我们武山小镇辨认一个千里之外的小县城的小逃犯,效率和顶尖专家在北京辨认国际通缉犯是一样的。”张文峰的声音有些寂寥起来,像是发现了终结的真相,“你等着看吧,会很快,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没有一个罪犯能逃脱,没有人能逃出去这套系统。”

“睿阳,我说得没错吧?”他喝了一口闷酒,问刘睿阳。

刘睿阳点了点头,说,“没错。真正带来产业革命的,未必是科技上最有创造性或最先进的,而往往是技术相对粗糙,但是能把生产率至少提升几个档次,而且必须能更好地嵌入当时的生产环境里。”

“对征信的颠覆也是一样的道理。犯罪也是征信,一个特例,无外乎就是信用归零。从现在的技术趋势看,个人数据的采集和验证,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低成本、规模化。一套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很快就会建立起来,到时候,你们知道会打开一个多大的市场吗?!”

“多大?”

“万亿,甚至几十万亿!”

“你这个金融大忽悠!”黄立工笑骂,在创业前,有一段时间人闲置着,他无聊就到张文峰那里厮混,看着张文峰炒股,走走饭局。听多了资本圈的谈资,领略过很多庞大的数字,真真假假,动辄几亿的身家、几十亿的生意。这次的数字实在比以往听到的都大了点。

“老黄呀,你有野心,就是缺点想像力。你对金融的力量一无所知。就说一个数字吧。个人信贷业务中,到目前只有一个业务真正做起来了。信用卡。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业务,做得稍微成熟点,去年一年交易额就是15万亿。”

“难怪最聪明的人都去做金融了。”黄立工也喝了一口闷酒。他心里的不安更强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