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13章 哥给你指条明路

临安不夜侯 第13章 哥给你指条明路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自宋室南迁,临安人口暴涨,如今已何止百万。

可临安城并不大,以致于就算皇宫都无法建得规整.

民间屋宅也大多开始起二楼,从横向开始朝纵向发展。

青石巷的宋家小食店,是宋家祖上传下来的产业,如今也是一幢二层楼的建筑。

在这条巷子里做生意的人,能够拥有自己产业的并不多,宋家算是其中一个。

宋家这幢老宅呈口子形,前面的正房当了饭馆儿,往后天井左右厢房,就是住人的地方。

与正房相对的后排房屋,则充作了柴房和杂物间。

后排屋舍中间还有一道后门儿,打开就是一条河流。

左右厢房都是上下两层的楼阁,左面一侧的厢房住的是宋老爹父女,鹿溪住在楼上。

右侧的厢房二楼较小,便充作了杨澈、杨沅两兄弟的储物间。

两兄弟都住在楼下,两张床贴墙头尾相挨地摆放,中间用一道布帘隔着。

青石街的商贩以经营南北各色小吃为主,来此“索唤”点外卖的,常是在正餐之外要给客人准备些特色美味小食,才来点餐的。

而一到夜晚,小吃街上人流如织,生意爆棚,基本上也就不接“索唤”的单子了.

因此一到晚上,杨沅就无事可做了。

不过,这个无事,只是指没有生意可做.

其实杨沅每天这个时候才是最累的,因为他要练功。

前店里,宋老爹父女正在忙着生意,客人络绎不绝。

天井里,杨澈和杨沅两兄弟裸着上身,各自露出八块结实有力的腹肌,手持一口环首直刀,刀风霍霍,正在较量武艺。

二人使用的这种宋代环首直刀,较汉唐时期的环首刀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它以熟铁打造,刀刃加了炭钢,刀身缩短了,已然不足一米,刀刃却变得更加宽大,刀头也加厚了。

这种环首直刀可以单手持刀,也可以双手持握.

要是再加一个长柄,那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斩马刀,变成唐代陌刀的变种了。

其实在大宋武备的八种制式刀具里,除了类似方天画戟的戟刀外,其他七种全是这种宽刃刀。

这倒不是因为制作工艺精良的唐刀已经失传,而是因为宋国的战争对手在进化,宋国的武器装备自然也要因为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西汉名将陈汤曾经说过:“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他的意思是说,当时一名汉兵能顶得上五名胡兵,为什么呢?

因为大汉装备更加精良,匈奴的制造业完全没有办法和大汉相比。

汉军使用钢铁制作的环首刀时,匈奴军中甚至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呢。

即使后期匈奴人学习了冶铁,但是由于游牧民族难以定居的特点,也使得他们的制造业天然存在劣势。

技术上依旧没办法跟大汉相比,制造也大为逊色,这时候一名汉兵依旧能够抵得上三名胡兵。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唐朝,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唐的对手们大多都缺少精良的盔甲。

但是到了宋代,宋国的对手,早已不是汉人祖先所面对的纯粹的游牧民族了。

辽金等国都开始向封建王朝过渡,国家体制在发生重大变化。

他们的军备实力、战争动员能力、战争持续能力都在飞速发展。

不管是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还是金人的铁浮屠,披甲率甚至比宋军还高。

这时用前朝的刀去砍现在的对手,显然就不太靠谱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