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熬鹰航空业 > 第九十八章:也许会更好

熬鹰航空业 第九十八章:也许会更好

作者:中克希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8:4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下颔进气.........

这个新提出的进去道布局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把进气道的布置采用类是机腹进气,不同点在于进气道的进气口从机腹前移,到了雷达罩下方靠后的位置。后世大名鼎鼎的F16机腹进气道,实际上早期方案论证的时候也是采用保守的下颔进气道的设计,机腹进气道就是下颔进气道的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关于下颔进气道具体的参考,可以看一下美制A7攻击机A8战斗机,以及国内的歼七新世纪大改方案歼7FS)

下颔进气道的运用相当之早,要算的话二战中的一些活塞是战斗机气冷进气口就是最早的下颔进气道原型,真正开始在喷气式战机上将下颔式进气道运用起来的,还要算是1957年开始服役的美国海军舰载机战斗机F8十字军战士。

八十年达下颔进气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了,但是现在要采用这个下颔式进气道在新教练机上其实也是很合适的。

为何要这样说呢,下颔式进气道的气流可以向机头进气那样一直从头到尾比较顺溜的进入到发动机,在采用了两侧进气的方案中,要保证训练歼七飞行员,必然就要保证较为优秀的超音速性能,这就要考虑到超音速面积率,而蜂腰式机身就是必须的。

由此就带来了一个麻烦,蜂腰式机身的考虑,使得采用两侧进气的进气道在吸取了气流后,会马上有一个急剧的向机体内收拢。这样是的很不利于气流的平稳流通的,会有较大的折弯的情况下,气流有有很大的可能会产生小的涡流,空气来流中带有涡流是绝对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到歼教9山鹰的图来看一下,从下面看看山鹰的进气道就明白了)

杨辉知道后世的歼教九采用两侧进气的原因:第一:国内在对歼七的改型中,对两侧进气研究比较深入;第二:来流中有小的涡流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一些特殊办法梳理一下就好了;第三点就在于山鹰使用的涡喷13发动机有较为优秀的喘振裕度,发动机抗畸变能力比较强。

但是现在83年的时候两侧进气道、下颔进气的歼七改进型都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自然就不存的在后世中的第一个优点了;飞机设计尽可能要求减重,后世的歼教9采用了些特殊方法是要付出重量的代价;最后一点:对于发动机来说当然是气流越平稳越好,谁愿意吸进去一些紊乱的气流,这不是找难受吗。

以上分析的总总原因使得在现在看来,下颔进气道相对于两侧进气道来说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不过在杨辉看来,下颔进气道在新机上虽然在技术上的确是优于两侧进气道,但是看起来不太好看,听起也不是那么时髦,这对于追求时髦的沙特土豪来说恐怕会有一点难以接受。

不管性能如何,一个好的外表对于一架追求大量外销的教练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有的国家就是这么逗比,买飞机不看性能就知道追求时髦。对于这些国家,实际上这才是最受飞机生产厂商喜爱的。

思量一番杨辉把自己这个不太靠谱的缺点说出来:“我个人觉得下颔进气道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运用到我们的新机型上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我们的新机型要考虑到沙特这个追求时髦的国家,人家会提供一半的资金,他们的不满意我们就要好好考虑到。而且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其实并不少,所以说在外形上来看,下颔进气道是唯一一个缺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