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3章 居委会上门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章 居委会上门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钱进掏出钥匙捅开三屉桌抽屉。

他家需要上油的锁不止门锁。

小小抽屉打开那动静跟开保险柜似的,嘎吱嘎吱的响。

里面藏的是麦乳精盒子,上面红双喜图案已磨成大花脸。

掀开盖子,粮票本上压着张1974年国棉六厂先进工作者奖状,有精心保存的各类票本、票据和钱。

钱一共是六十五块五毛二分钱的现金和一张五百元的存折。

这不是一笔小钱。

但不完全属于钱进。

现在的钱进头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老四。

父亲留下了遗嘱,现金归回来奔丧的孩子生活所用,存款则由四个孩子平分。

没动存折,钱进把现金放入衣兜,又拿出粮票本和煤票本。

粮票本是个棕色小本,正面中间是‘海滨市粮食局——粮食供应证’。

上面是印刷的‘为人民服务’,下面是手写的供应粮店名字。

反面是个口号,‘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煤票本类似,只是反面口号变了:大家动手,节约煤炭,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拿到粮票本,刘大甲郑重其事的放入口袋中。

他好奇的问:“前进哥,你有海滨市的户口吗?”

这年头城市户口也就是非农户口很值钱。

有了城市户口才能有粮食关系,才能吃上商品粮。

而根据原身在日记里留下的信息,钱进现在还是回城知青,户口没有迁移回海滨市。

还好原身父亲新丧还没有销户,能继续用他的定量。

钱进摇摇头说:“现在还不是,我下乡的时候根据政策把户口迁走了。”

“不过我现在回城了,居委会给我安排了工作,我去报道以后可以把户口落回来。”

刘四丁听后很羡慕:“真好。”

“俺们兄弟和俺妈都没有城里户口,俺爸定量根本不够吃,每个月都得花钱买议价粮。”

定量配给的粮食不多,但也是非农户口才能享受到的优待。

农村户口在城市里没有粮食保障。

刘大甲打开粮票本看,问道:“前进哥,你家这个月的定量还没用?今天要买多少粮食?”

钱进随口说:“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刘家四兄弟顿时齐刷刷的露出羡慕表情。

刘三丙抬起脸说:“嘿,前进哥你这户口还在乡下呢,咋跟《朝阳沟》里银环似的当‘飞鸽牌'市民?”

钱进不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

刘四丁看他不说话便赶紧拍老三的脑袋:“你怎么跟《秘密图纸》里特务似的,话那么多呢!”

粮店隔着住处不远。

在四兄弟带领下,钱进走了进去。

一进粮店大门,迎面是一排铁皮做的大漏斗。

这些东西是黑白铁打制,呈现椭圆形,它们后面是各种米面粮油。

让钱进新奇的是,粮店的秤被挂了起来。

这样要称粮食的时候不用人去提起秤,秤盘放上粮食,售货员直接看秤星计量。

劳动人民的智慧。

钱父办了病退,他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是28斤,其中30%为粗粮。

定量内的粮食是商品粮性质,拿大米来说是一斤一毛七。

如果采购量超出定量成了议价粮,那价格就贵了,成了三毛一斤,几乎翻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