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57章 孔子非儒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57章 孔子非儒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9: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因为朱标来的突然,问题问的也很突然,马钰事先也没有任何准备。

所以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独自思考了许久,将相关内容挑选并梳理出来。

朱标也没有着急,准备的时间越久,就越说明要讲的东西很多很重要。

他巴不得马钰多准备一会儿。

在马钰思考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找来笔墨纸砚摆放好,准备等会儿好做记录。

免得要记的东西太多,将哪里给遗漏了。

大约过了两刻钟,马钰终于梳理完毕,抬起头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吧。”

朱标马上提起笔,说道:“表弟你说,我听着呢。”

马钰点点头,说道:“任何一个群体,想要长久维系下去,都要有一套行政体系进行管理。”

“夏、商、西周亦是如此。”

“有掌人口、土地的,为司徒之官。”

“有掌管军马、军政的,为司马之官。”

“有掌刑狱之事的,为司寇之官。”

“有掌管巫、史、祝、卜的,为儒者。”

朱标惊讶的道:“啊,儒生最早是掌管神灵祭祀之事的?”

马钰摇头说道:“不,是儒者不是儒生。”

“《汉书·艺文志》记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生来源于儒者和司徒之官,儒家就是他们建立的。”

“当时的官吏,祖上其实都是列国大贵族乃至国君。”

“只是因为血缘关系太远,失去了封建的资格。”

“但他们又拥有贵族的身份,可以学习只有贵族才能学的知识。”

“而掌握了知识,他们就能去列国求职,当一名官吏。”

“专门替国君和大贵族工作,负责具体的事务。”

“这个群体当时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士。”

朱标这次没有提问,而是奋笔疾书,将这一点给记录下来。

马钰等他写完,才接着说道:

“之前我说过,因为生产力的进步,导致西周的制度崩溃。”

“周天子失去权威,天下进入礼崩乐坏的局面。”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周王室失去权威,列国公室也大多被贵族架空,大量的诸侯国被兼并。”

“围绕他们建立的行政体系,也基本失去了作用。”

“这也意味着,这些体系下的从业者们,也失去了作用。”

“说的直白点,他们失去了工作,只能另谋生路。”

朱标手上不停的做记录,已经顾不上说话了,只是时不时的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现在我们再来说另外一个问题,教育。”

“学校,在夏商西周时期就存在了。”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只是,当时的学校是国家创建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去学习。”

“但在官办学校之外,掌握知识的贵族、士人,也会开办私学教授自家子弟读书。”

“礼崩乐坏之后,官方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反倒是贵族、士人开办的私学,受到的影响不大,一直延续了下去。”

“所以孔子才会说,礼失而求诸野。”

“那么现在,我们再回顾上面所说的话,礼崩乐坏士人阶层失去了工作。”

“以前他们读书是为了做官,现在做不了官了,该怎么办?出路在哪?”

“当时整个士人阶层都陷入了迷茫。”

朱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建立了诸子百家对吧?”

马钰颔首道:“是的,普通的士只能随波逐流。”

“其中的佼佼者,开始思考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该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让天下恢复和平。”

“然后各学派的创始人,基于自身的见闻和学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于是就有了诸子百家。”

朱标点点头,说道:“诸子负责的工作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所以他们的思想才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马钰赞道:“正是如此。”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

“这些在汉书·文艺志中有详细记载我就不多说了,回去你可以自己翻书了解。”

朱标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将这一篇的名字记录下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