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45章 分配端出问题(求月票)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45章 分配端出问题(求月票)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9: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最开始的时候,马钰说的还很磕巴。

毕竟只是临时思考,临时组织语言,很多地方说的不到位是很正常的。

但他越讲越兴奋,灵感不断爆发。

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知识点,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冒了出来,他讲的也越来越顺畅。

“治理天下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就比如秦以后推行的郡县制。”

“在先秦时期,因为生产力太落后,是没有施行郡县制的条件的。”

“当时的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以血缘为纽带建立了宗法制度。”

“在当时,宗法制度不只是用来确定人与人关系的,还是治理国家的制度。”

“周王室得了天下,就把宗亲和军功勋贵分封在各地,帮助周天子治理地方。”

“这也就是史书上说的封邦建国,又叫分封制。”

“这就是一次封建。”

“等这些诸侯国建立,诸侯王们要如何来管理自己的封国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模仿宗主国周王室。”

“诸侯国内部,将远离国都的土地,划分成一个个小格子,当时称之为采邑。”

“按照血缘亲疏远近,将宗亲委派到这些采邑去任职。”

“这就是二次封建。”

朱元璋插话道:“礼记有云: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马钰也没有再置气,颔首道:“是的,这就是西周的管理制度。”

“围绕血统建立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朱标恍然大悟,道:“原来二次封建是这个意思,那后来呢?”

马钰说道:“列国内部建立的采邑,最初是属于国家的,列国国君可以随时更换管理人员。”

“原来的管理者死亡,采邑也会被收回,国君重新派人管理。”

“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一个宗亲在采邑任职几十年,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他还会愿意将采邑让出去吗?”

“慢慢的,采邑就变成了世袭,成为了真正的国中之国。”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不过迅即又掩去。

就连马皇后都没有察觉到。

马钰就更没有看到了,他继续说道:

“之前我们说过,夏商西周时期地广人稀,列国并不是直接接壤的。”

“大家相互之间,隔着广阔的荒野地带。”

“这些荒野都是无主之地,列国可以通过垦荒来扩张领土。”

“诸侯国二次封建的时候,往往会把国都放在国家最富庶的地方,把采邑放在国境边上。”

“在前期,坐拥最富庶地区的列国公室,实力远比采邑要强大的多。”

“可采邑周边到处都是荒地,他们可以通过垦荒变强。”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开垦,采邑控制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实力渐渐地就超过了列国公室。”

“东周时期周王室虚弱,列国日渐强盛,于是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事实上在列国内部,也普遍出现了这种情况。”

“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鲁国的三桓和晋国的六卿。”

鲁国爆发了三桓之乱,国君被驱逐出自己的国家客死他乡。

晋国六卿把持国政,后来六卿内斗剩下韩、赵、魏三家,上演了三家分晋的大戏。

但……

朱标挠了挠头,疑惑的道:“我还是没听懂,二次封建和井田制崩溃有何关系?”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同样在疑惑,只是他们没有开口问罢了。

马钰笑道:“别急,马上就讲到这里了。”

“说之前,我们得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迄今为止,所有的一切都是公有的。”

“土地、人口,包括其他的一切东西,名义上都是公有的。”

“包括那些已经事实上割据的采邑,在名义上也是公有的。”

“列国公室拥有全部的所有权,理论上来说,国君可以随意将土地分配给其他人。”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处在边境的采邑,通过垦荒获得了新的土地。”

“那么这块新土地归谁所有?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归谁所有?”

朱标下意识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切自然是国君的。”

马钰摇摇头,问道:“如果你把这些土地上报给国君,那么在理论上国君就拥有了全权处置权。”

“他可以任命别的人,来管理这块土地。”

“你愿意把自己辛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国君?”

“然后再由国君分配给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吗?”

“这……”朱标说不出话了,他肯定不愿意。

马钰继续追问道:“如果你是一个基层的小贵族。”

“带着辖区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终于开垦出了一片良田。”

“你会把这块地上交给你上头的采邑主吗?”

“还是说,你会将这块田隐瞒下来,作为你们这一个小群体的私有财产,大家共同分享这块土地的收益?”

朱标终于明白问题所在了,我千辛万苦开垦的土地,自然不愿意交给别人。

这也就意味着,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成了‘无主’之地。

更准确说,成了被隐藏下来的私有财产。

土地公有制,在事实上被打破了。

井田制受到了冲击。

马钰停顿了一会儿,等他想明白了,才接着说道:

“但这些被隐藏起来的土地,是不合法的,是见不得光的。”

“中间必然有人推了一把,才让它们公开化,那么这个人是谁?”

朱元璋深吸口气,说道:“晋惠公,作爰田,是吗?”

朱标一脸疑惑,这件事情他并不知道。

马皇后略微思索,说道:“周襄王七年,韩原之战晋惠公被秦穆公俘虏。”

“后来经列国调停,晋惠公得以回国。”

“可因为战败被俘虏的事情,使他失去了人心。”

“为了挽回人心,他让韩原之战中战死将士的家属继承了土地。”

“这政策被称之为作爰田。”

朱标再次恍然大悟,道:“谢娘亲解惑。”

马钰顺着她的话说道:“原本将士战死,那些土地是要重新分配给其他人耕种的。”

“现在允许他们的家眷继承,缓解了战死将士家属对国君的仇恨,收买了人心。”

“但这种行为造成了一个后果。”

“原本是国家统一分配的土地,开始在小家庭内部传承。”

“这也标志着,私有化的开启。”

“而以前被隐藏起来的土地,也自然而然的就公开化了。”

“作爰田又刺激了更多的人去开荒,井田制进一步被破坏。”

“然后晋惠公在关键节点,又推了一把。”

“他为了拉拢贵族,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进一步扩大了作爰田的范围。”

“将公田赏赐给权贵和有才能的人。”

“要知道,以前只有立下大功,才能获封土地。”

“现在不需要功劳了,国君想把土地给谁就给谁。”

“这相当于是把军功爵和土地的联系切割开来。”

“从此之后,不需要有功劳,也一样可以拥有土地。”

“这也意味着,土地可以私下自由租赁、交易、交换,兼并也因此而产生。”

“到了这一步,井田制在晋国已经名存实亡。”

“在晋国实力最强的贵族就是采邑主,私有化之后的土地,大多数也都落到了他们手里。”

“二次封建后形成的采邑主们,在实力上彻底压倒了国君。”

“不过在短期看,晋惠公的变革是成功的。”

“私有化激发了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更多的粮食被生产出来,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

“因为可以无功而提前获得土地,有才能的人也纷纷来投。”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