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星临诸天 > 第七十一章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

星临诸天 第七十一章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

作者:暗狱领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6: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城南的工坊区。

大群玄甲亲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将所有通道都封锁得严严实实,一应进出人等都会受到严厉盘查。

这固然是因为今天来了大人物巡视的缘故,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这片工坊区属于新政权的铸币重地,平时就有着为数不少的兵卒驻守,戒备极为森严。

说起来赵元谨现在仅仅是国公,尚未正式称王,就考虑铸造发行新钱的事情有些过早了。何况古代生产力落后,开矿成本居高不下,想要筹措到足够数量的铜,外加配套的铅和锌等金属,对于任何一个新生政权而言都是负担极大的事情。

想铸造发行新钱,首先得有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是什么样的藩镇诸侯都有资本这样玩的。放眼整个天下,除了日渐式微的朝廷,吴振策以及北方的那几家大诸侯目前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不过有秦烽在,从主世界采购几千吨铜锭过来轻而易举,比采购白银还要方便得多,因此赵元谨如今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就连朝廷都已无法比拟。

“……这钱的成色不错,比起朝廷发行的铜钱强多了。”

工坊里,赵元谨看着摆在面前的崭新铜钱,满意地道。

红色丝缎衬底的托盘上,放着一排共计九枚铜钱,旁边还有朝廷铸造发行的铜钱作对比。新钱个头大,光泽鲜亮,重量足实,两者很容易就能看出差别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新钱里面的铜多,铜六铅四的比例,而朝廷的铜钱是铜四铅六的比例。

古代的铜钱并非完全是由纯铜铸造而成,而是包含了铜、铅、锌等金属的集合。至于这个比例如何设置,就要看当政者如何考虑了。

主世界的清朝时期,名臣孙嘉淦就曾对雍正皇帝提及过钱政上的弊端,朝廷官价规定一两纹银兑换两千铜钱,可事实上因为铜金属资源匮乏的缘故,民间市面上钱贵银贱,一两银子只能兑换到七百五十铜钱。

由于康熙钱的铸造比例是半铜半铅,有些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就在民间广收铜钱。收上来后把它熔化了重新炼造制成铜器,再拿到市场上卖。这样一翻手就是几十倍的赚头。那些贪心的官吏们也就趁机上下其手,从中牟取暴利。

而且各级官吏在收取税金时,规定百姓们交纳的都是纹银。可是民间百姓哪有银子?因此交上来的大多是铜钱。官吏们收铜钱时是按官价一对两千折算的。可他们一转手就按黑市价一两对七百五十卖出。而他们上交国库时,又变成了一两银子兑换两千铜钱。就这么一倒手,就从中赚去了几乎三倍的利润!

这个世界的大齐朝廷,同样存在类似的弊端,后来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朝廷一方面严刑苛法威慑,一方面采取减少铜钱中的含铜比例,发行成色差、分量不足的小铜钱等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增加铜金属的供应量,市面上的铜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无利可图的事情,奸商们自然就不会再感兴趣。

争夺天下,依靠的可不仅仅是军队,经济实力领域的较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纯粹以财力物力而论,赵元谨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诸侯,连朝廷都未必比得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