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水浒传 >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水浒传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作者:施耐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6: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话说贺统军姓贺名重宝,是辽国中兀颜统军部下副统军之职。身长一丈,力敌万人,善行妖法,使一口三尖两刃刀,现今守住幽州,就行提督诸路军马。当时贺重宝奏郎主道:“奴婢这幽州地面,有个去处,唤做青石峪,只一条路入去,四面尽是高山,并无活路。臣拨十数骑人马,引这伙蛮子直入里面,却调军马外面围住。教这厮前无出路,后无退步,必然饿死。”

兀颜统军道:“怎生便得这厮们来?贺统军道:“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俺这里分兵去诱引他,他必然乘势来赶,引入陷坑山内,走那里去!”兀颜统军道:“你的计策,怕不济事,必还用俺大兵扑杀。且看你去如何。”

当下贺统军辞了国主,带了盔甲刀马,引了一行步从兵卒,回到幽州城内。将军点起,分作三队。一队守住幽州,二队望霸州、蓟州进发。传令已了,便驱遣两队军马出城,差两个兄弟前去领兵。大兄弟贺拆去打霸州,小兄弟贺云打蓟州。都不要赢他,只佯输诈败,引入幽州境界,自有计策。

却说宋江守住霸州,有人来报:“辽兵侵犯蓟州,恐有疏失,望调军兵救护。”宋江道:“既然来打,必须迎敌,就此机会,去取幽州。”宋江留下些少军马,守定霸州,其余大队军兵,拔寨都起,引军前去蓟州。会合卢俊义军马,约日进兵。

且说番将贺拆引兵霸州来,宋江正调军马出来,却好半路里接着。不曾斗的三合,贺拆引军败走。宋江不去追赶。却说贺云去打蓟州,正迎着呼延灼,不战自退。

宋江会合卢俊义一同上帐,商议攻取幽州之策。吴用、朱武便道:“幽州分兵两路而来,此心是诱引之计,且未可行。”

卢俊义道:“军师错矣!那厮连输了数次,如何是诱敌之计?当取不取,过后难取。不就这里去取幽州,更待何时?”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遂不从吴用、朱武之言,引兵往幽州便进,将两处军马,分作大小三路起行。只见前军报来说:“辽兵在前拦住。”宋江到军前看时,山坡后转出一彪皂旗来。宋江便教前军摆开人马。只见那番军番将分作四路,向山坡前摆开。宋江、卢俊义与众将看时,如黑云踊出千百万人马相似,簇拥着一员番官,横着三尖两刃刀,立马阵前。那番官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明霜镔铁盔,身披曜日连环甲,足穿抹绿云根靴,腰系龟背狻猊带。衬着锦绣绯红袍,执着铁杆狼牙棒。手持三尖两刃八环刀,坐上四蹄双翼千里马。

前面行军旗,上写的分明:“大辽副统军贺重宝。”跃马横刀,出于阵前。宋江看了道:“辽国统军,必是上将,谁敢出马?”说犹未了,大刀关胜舞起青龙偃月刀,纵坐下赤兔马,飞出阵来,也不打话,便与贺统军相并。斗到三十余合,贺统军气力不加,拨过刀,望本阵便走。关胜骤马追赶,贺统军引了败兵,奔转山坡。宋江便调军马追赶。约有四五十里,听的四下里战鼓齐响。宋江急叫回军时,山坡左边早撞过一彪番军拦路。宋江急分兵迎敌时,右手下又早撞出一支辽兵。前面贺统军勒兵回来夹攻。宋江兵马,四下救应不迭,被番兵撞做两段。

却说卢俊义引兵在后面厮杀时,不见了前面军马。急寻门路要杀回来,只见胁窝里又撞出番军来厮杀。辽兵喊杀连天,四下里撞击,左右被番军围住在垓心。卢俊义调拨众将,左右冲突,前后卷杀,寻路出去。众将扬威耀武,抖擞精神,正奔四下里厮杀,忽见阴云闭合。黑雾遮天,白昼如夜,不分东西南北。至一山口,只听得里面人语马嘶。领军赶将入去,只见狂风大作,走石飞沙,对面不见。卢俊义杀到里面。约莫二更前后,方才风静云开,复见一天星斗。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随行人马,只见徐宁、索超、韩滔、彭王己、陈达、杨春、周通、李忠、邹渊、邹润、杨林、白胜大小十二个头领,有五千军马。星光之下,待寻归路,四下高山围匝,不能得出。卢俊义道:“军士厮杀了一日,神思困倦,且就这里权歇一宵,暂停战马,明日却寻归路。”

再说宋江正厮杀间,只见黑云四起,走石飞沙,军士对面都不见。随军内却有公孙胜在马上见了,知道此是妖法。急拔宝剑在手,就马上作用,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把宝剑指点之处,只见阴云四散,狂风顿息,辽军不战自退。宋江驱兵杀透重围,退到一座高山,迎着本部军马。且把粮车头尾相衔,权做寨栅。计点大小头领,于内不见了卢俊义等一十三人并五千余军马。至天明,宋江便遣呼延灼、林冲、秦明、关胜各带军兵,四下里寻了一日,不知些消息。回复宋江,便取玄女课,焚香占卜已罢,说道:“大象不妨,只是陷在幽阴之处,急切难得出来。”宋江放心不下,遂遣解珍、解宝扮作猎户,绕山来寻。又差时迁、石勇、段景住、曹正,四下里去打听消息。

且说解珍、解宝披上虎皮袍,?了钢叉,只望深山里行。

看看天色向晚,两个行到山中,四边只一望,不见人烟,都是乱山迭嶂。解珍、解宝又行了几个山头。是夜月色朦胧,远远地望见山畔一点灯光。弟兄两个道:“那里有灯光之处,必是有人家。我两个且寻去讨些饭吃。”望着灯光处,曳开脚步奔将来。未得一里多路,来到一个去处,傍着树林,破二作三数间草屋下,破壁里闪出灯光来。解珍、解宝推开扇门,灯光之下,见是个婆婆,年纪六旬之上。弟兄两个,放下钢叉,纳头便拜。那婆婆道:“我只道是俺孩儿来家,不想却是客人到此。客人休拜。你是那里的猎户?怎生到此?”解珍道:“小人原是山东人氏,早日是猎户人家。因来此间做些买卖,不想正撞着军马热闹,连连厮杀,以此消折了本钱,无甚生理。弟兄两个,只得来山中寻讨些野味养口。谁想不识路径,迷踪人迹,来到这里,投宅上暂宿一宵。望老奶奶收留则个!”那婆婆道:“自古云: ‘谁人顶着房子走哩!’我家两个孩儿也是猎户,敢如今便回来也!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