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成化十四年 > 第 80 章

成化十四年 第 80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6: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韦家的案子确实遇到了瓶颈。

韦家小儿从活着到被现死亡,只有短短一盏茶不到的时间。

但对于一个婴儿而言,一盏茶足以做许多事情。

照顾韦家小儿的三个人,乳母胡氏,丫鬟小露与小霜,她们当时都不在场。

隔壁就是生母李氏的屋子,但是那会儿李氏刚出了月子,正在外面与其他韦策的妻妾一道,忙着应酬女客,她也带走了身边得力的人,隔壁屋子就剩下两个小丫头在看门,案时她们正坐在内屋说话,并没有看见外头是否有人出入隔壁。

于是难题就来了,照顾韦家小儿的三个人,经过翁县令调查,她们与柴氏是毫无关联的,其中乳母胡氏还是孩子生母从娘家带过来的,属于李氏的心腹,她们根本没有道理说谎,也没有道理作案,更不能存在受柴氏指使的情况。

既然如此,那么杀了韦家小儿的会是谁呢?

柴氏?还是韦策的其他妻妾?

这总不能凭空猜测罢。

不管翁县令如何逼问,柴泽只承认自己杀了韦朱娘,却始终不肯承认杀了韦家小儿,柴氏更是一口否认,说自己只是利用韦家主母的身份为柴泽提供了一些便利,绝对没有对韦家小儿下手。

偏偏韦策对这两人恨之入骨,三天两头去找翁县令,请求他尽快将这两个人定罪。

翁县令为此头疼无比。

柴泽和柴氏二人,动机充足,条件充足,甚至连时间上也是吻合的。

如果不是他曾经在唐泛面前说过凶手不止一个的话,翁县令还真想就此结案算了。

连苦主都认定了凶手,他还折腾个什么劲?

在这件事上,唐泛爱莫能助。

他再聪明,那也是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旁人只见他断案如神,就以为他如何聪明,然而这世上哪来天生就会断案破案的人,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科举考的是如何把八股文做出朵花来,没考怎么断案,怎么治河,怎么赈灾,怎么但凡那些做出一方成绩的官员,无不都是后天凭着兴趣爱好与求知欲自己去摸索的。

韦家的案子,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两桩案子。

一桩是韦朱娘的死,现在凶手已经确定下来了,也以算是结案了。

另一桩是韦家小儿的死,大家都觉得也是柴泽兄妹俩干的,但他们坚决否认。

如今线索太少,没头没尾,翁县令没有头绪,唐泛同样没有头绪。

所以听了钱三儿传回来的消息,他并没有贸然插手帮忙,而是继续待在贺家,为自己姐姐和外甥能够早日过上清静日子而努力。

贺澄听说舅舅要带他出门逛集市,高兴得不得了,小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欢欣鼓舞,令唐瑜见了更是酸楚不已。

若说唐瑜起码嫁入贺家之后,起码还过了几年夫妻恩爱的日子,这小贺澄却是从懂事开始,就很少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

原因无它,那时候贺霖屡试不第,整个人的性情已经逐渐生了变化,变得越阴沉易怒,就连儿子的出生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喜悦。

唐瑜毕竟是女子,不能常常带贺澄出门,小贺澄便只好困在方寸天地里,平日见得最多的,来来去去无非就是那些人。每回跟父亲一起,不是被无视,就是被训斥。

照唐泛说,贺澄这性子没有长歪,已经算是万幸了。

香河县不如京城繁华,不过每逢初一十五,这里都会有庙会,因为县城近郊的出云寺香火旺盛,连带也带动了周边一系列营生,吃喝玩的,赶集上香的,摆摊算命的,也算是十分热闹了。

这一天,县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会到出云寺去上香,有些为了抢头柱香,甚至半夜就过来排队了,大户人家带了成群的丫鬟下人,浩浩荡荡,平民百姓没那个条件,顶多就是携老扶幼,不过即使如此,街道上也人满为患。

今天是七月初一,又因为临近七夕,上香的人就更多了。

尤其是那些家里还有待嫁闺女,或者儿孙到了适婚年龄的,无不想到去跟菩萨求个姻缘,甚至还有不少有了意向的人家,直接就将寺庙当成相看的地点,带着女儿/儿子,以上香的名义,假装不经意地偶遇,既以让小儿女彼此相看,混个脸熟,又不违背礼法,实在是一举两得。

为此官府不得不派出衙役来维持秩序,以免生因为人太多而导致的踩踏事件。

贺澄从一出门到现在,小嘴就一直处于微张的状态,没有合拢过,脑袋转来转去,令唐泛不由得为他的脖子担心。

若是此时有只苍蝇飞进嘴里,估计他也是不知道的。

唐泛见了就忍不住逗他:“七郎怎么说也是在香河县土生土长的,难道竟然没有来过这里吗?”

贺澄顾着看那些新鲜的玩意,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对舅舅的问题,也只是胡乱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旁边唐瑜替他回答道:“他来过这里,不过不是初一十五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热闹。听族学里的先生说,平日里还有不少学生逃学跑出去玩的,唯独七郎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这小侄子真是比自己小时候还要乖啊,唐泛感叹道,一边对唐瑜说:“七郎毕竟是男孩,这样太安静了也不好,男孩总要摸爬滚打不娇气,长大才能生得好,若是不经挫折养在深闺,以后别又是一个姐夫。”

唐瑜叹道:“是啊,你说得有理,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先前他爹不带他出来,我总不能让他独自在外头晃荡,若没有长辈看着,怕是要跟族学里那些同窗一样学坏了!”

唐泛闷哼一声:“这贺霖真该愧为人父!”

见贺澄瞅着糖葫芦呆,唐泛询问过其他人,唐瑜他们都说不要,他便买了两根,与贺澄两人一人一根。

唐瑜看得好笑:“你都几岁的人了,还跟侄子一起啃糖葫芦!”

唐泛不以为意:“那有什么,也没有谁规定几岁才能吃糖葫芦啊,七郎你说是不是?”

贺澄嘴里含着一颗糖葫芦,两颊塞得鼓鼓囊囊地,听见舅舅喊他的名字,便跟着懵懵懂懂地点头。

唐瑜拍了唐泛一下:“难不成你在京城也是这样的?别人当官老爷,官不大,官威倒不小,偏偏是你,越活越回去了!”

虽是这样说,她心中却觉得温暖。

与弟弟分别数载,对方却一点也没有变,依旧是记忆中那个能够给她带来快的弟弟,不知多少回夜里梦醒,唐瑜想起昔年未出嫁时,承欢父母膝下的情景,每每泪湿枕巾。

幸好如今还有唐泛在。

唐泛哈哈一笑:“姐,这你就不懂了,活到老,吃到老,人生短短数十载光阴,别人不给你子,你要学会给自己找点子,这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唐瑜心头一动,对弟弟这句话反复嚼了几遍,觉得意味深长。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走了大半条街,唐瑜没有乘轿子出来,此时便有些体力不济了。

她道:“不如这样,我上碧云天去歇会儿,你们继续逛,回头去那里找我便是。”

他们身后便是碧云天饭庄的招牌。

唐瑜身边有丫鬟随侍,倒也不虞有什么危险。

唐泛正想点头,便听见唐瑜咦了一声:“那边那个人,怎么总盯着我们瞧?”

话刚落音,严礼等人便惊喜地叫起来:“大哥!”

唐泛吃惊地望过去,果然看见不远处的风车摊子旁边站了个人。

虽然对方身上穿着常服,但从那身形与举止上,还是能够让熟悉他的人一眼就认出来。

唐泛身边有小孩女眷,不好抛下他们,便让严礼过去将隋州给接过来。

街上的人虽然多,那是对于唐泛唐瑜这种普通人而言,像严礼和隋州这等身手好的自然不在话下,很快严礼便跑过去,向对方行礼,看模样又说了好些话,那股满面笑容的欢欣劲儿是不必说的,看得唐瑜一愣一愣。

“润青,那位是谁?要不要我回避一下?”

“不用,那便是我和你说过的隋州,隋广川。”连唐泛都没察觉自己脸上不知不觉就带出高兴的笑容,唐大人虽然温和亲,也不是逢人便这么笑的。

起码唐瑜没见他对着贺家人这么笑过。

“原来是他!”唐瑜恍然大悟,“你不是说他如今是锦衣卫镇抚使么,怎么会到这地方来?”

“我也不晓得,自打我离开京城,我俩就许久没有见面了。”

唐瑜算了算日子:“也没有很久罢,你从离开京城,到今天为止,不就半个多月嘛,你们又不是新婚夫妻,难不成还有这小别胜新婚的说法呀?”

被姐姐调侃一通,唐泛摸摸鼻子,没好意思接下去。

两人说话间,隋州与严礼已经来到他们这边。

唐泛笑道:“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此话一出,便见两人关系到了何等地步。

即便是再熟的朋友,见了面也要先拱手为礼,互称字号寒暄一番,然后才进入正题。

鲜有像唐泛这样,直接开门见山的。

乍听似有诘问之意,然而语气之中却惟有欣喜。

唐瑜原本听唐泛说自己与锦衣卫北镇抚司如何熟稔,还担心这弟弟一个不慎,傻傻被人当枪使。

她知道唐泛并非这样无知的人,在姐姐眼里,难免如同父母看孩子一般,为弟弟担心这担心那。

及至真正看到隋州,见此人神色冷峻,双目湛然有神,并非那等阴狠毒辣之辈,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又见对方虽然不苟言笑,看着自家弟弟的眼神却足够软和,与他看旁人的锐利截然不同,唐瑜便知道唐泛并没有夸大其词。

看来这两人的交情,确实是比一般人还要好。

隋州先回答唐泛的问题:“是有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