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成化十四年 > 第 54 章

成化十四年 第 54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6: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这桩孩童走失案之后,南城帮自然被连根拔起,不说邓秀才、三当家这样的帮派核心,在西厂与北镇抚司合力搜捕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小卒都没被放过,通通被抓去审问,南城帮算是彻底在京城土崩瓦解了。

这一场风波也闹得鸡飞狗跳,京城所有黑帮势力重新洗牌,赖老大、六指李这些帮派首领同样被“请”去问话,一时间所有人都得夹起尾巴做人,战战兢兢,生怕跟南城帮沾上关系而倒霉。

谁家手里没有几条人命,几桩案子,这些地痞势力再嚣张,也敌不过官府存心想要对付他们。

这一通扫荡下来,京城立时显得干净了不少,据顺天府老王他们反馈,最近连顺手牵羊的妙手空空也消停了许多,刚从外地来北京城的人都以为京城的治安一直就这么好,还在感叹“天子脚下果然就是不同凡响”云云。

另一方面,从邓秀才口中,唐泛他们也得到了不少关于白莲教的消息。

话说那白莲教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到了元末明初,世道混乱,英雄辈出,也正是白莲教蓬勃发展的时候,当时名义上的教主,便是与本朝太、祖一并逐鹿天下的汉王陈友谅。

后来陈友谅身死,势力为本朝太、祖并吞,太、祖皇帝意在天下,自然对白莲教这种若即若离又不太服从管教的组织很是反感,不单不接受他们的投诚,反倒毫不留情地予以剿灭,从此白莲教便又由明转暗,偃旗息鼓。

但他们当然没有真正销声匿迹,洪武年间,由于皇帝强势,白莲教不敢出来作乱,等到靖难之役时,永乐帝与自家侄子争夺皇位,白莲教便又冒出来支持建文帝,在他们看来,年轻软弱的建文帝,自然比身经百战,精明强势的叔叔要好控制。

结果没想到这次又押错了宝,侄子落败,叔叔当了皇帝,白莲教被迫再一次沉下水面。

潜于暗处的白莲教并没有消停,而是继续默默发展着自己的势力,等待合适的时机,在那之后的仁宣二帝,使得国家进入平稳发展期,政治还算清明,百姓们日子也好过起来,没有白莲教能够施为的余地,他们也像是从人们的视线里彻底消失一样,不复踪迹。年轻一些的人,估计还没听过这白莲教的名头。

到了英宗时期,皇帝自己不争气,受身边宦官怂恿,就决定亲征,结果千里迢迢跑去当了瓦剌人的俘虏,后来事实证明,怂恿皇帝的王振,就跟白莲妖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对方又勾结了瓦剌人,企图趁着大明群龙无首之际一举攻下北京,并吞大明半壁江山。

在那之后,又经历了不少世事波折。

总而言之,时局一旦平稳,没有可趁之机,白莲教就好像从人间彻底消失一样,无迹可寻,一旦稍有风波,他们又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搅风搅雨。

朝廷对此非常头疼,只是各派势力互相倾轧,常年以来勾心斗角尚且不及,皇帝自己又无心政事,任用奸佞庸才在朝廷里混日子,哪里分得出精力来对付这种组织庞大严密的邪教?

直到妖道李子龙事发,皇帝震惊兼且震怒,锦衣卫和东西厂这才合力出动,加大打击力度,四处搜捕白莲教妖徒,不过敌明我暗,纵使锦衣卫和东西厂手段狠辣,但整个国家这么大,那些妖人随便往百姓中间那么一藏,就很难揪出来。

像这一次,要不是唐泛亲耳听见九娘子承认,也不会想到这个买通了万贵妃的弟弟万通,俨如京城地头蛇一般的南城帮,竟然还跟白莲教有勾结。

一直以来,南城帮便是白莲教一手扶植起来的,他们干的勾当与京城其它黑道势力没什么区别,所得利润需要大半上缴总教。

但邓秀才是个有野心的人,久而久之,他就感到不满,心想凭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在干,好处却全由你们得了?他便处心积虑想要借着攀上万通,靠向朝廷,与白莲教划开界限。

他一面还没有完全跟白莲教撕破脸面,该交的钱照样上交,只是借口生意不利,逐年减少,另外一边他就跟万通打好关系,甚至将写意楼的生意利润分给万通一半,左右逢源,好不痛快。

但总教那边得到的钱少了,自然会派人下来查,所以九娘子就来了,没想到这时候正好邓秀才的手下不长眼,绑了两个不应该绑的人,事情闹大了,连万通也保不住他,邓秀才不得不带着人跑到荒村暂避风头。

结果因为九娘子与邓秀才不和已久,又正好来了个唐泛,她就利用唐泛来跟邓秀才斗法,最后反倒把自己性命给斗了进去。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唐泛他们想知道的自然不止这些。

他们更想知道白莲教的情况,包括所谓的总教在哪里,教徒到底有多少,分布在哪里,他们最近在筹划什么阴谋等等。

可惜这些内情,邓秀才全部不知道。

他虽然掌握着整个南城帮,但说白了还是白莲教的外围份子,没有资格参与教中的重大事务。

在西厂的手段之下,任邓秀才是铜皮铁骨,也只有乖乖招供的份,他说自己只知道白莲教有一位大龙头,也就是教主,十分神秘莫测,别说邓秀才,连九娘子这样从总教派下来的人,也没见过教主的真面目,除了总坛之外,白莲教的势力遍布全国,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分坛。

北京这边由于是皇城所在,又有锦衣卫和东西厂坐镇,白莲教也不敢太过张扬,所以没有在京城设立分坛,只是扶植了像南城帮这样的外围势力。

南城帮每年都要定期向总教上缴税收,时间不定,都由总教那边派人过来,邓秀才他们只负责接待,而且每年的使者也都不定,前两年的使者是一个叫竹和尚的人,今年则是九娘子,双方以白莲教的令牌、口号为联络方式。

令牌就是当时邓秀才从九娘子手中夺来的总教令牌,那个含金量最高,可以号令白莲教众,但如果你光有一块令牌,对不上秘密暗号的话,那有令牌也白搭,别人肯定知道你是冒牌货。

暗号也很玄乎,白莲教内自有一套对应的暗号,邓秀才自然悉数交代了出来,不过他又说,为了防止出现叛徒,这套暗号定期会更换,每次总教使者过来的时候,都会将下一次需要用的暗号顺便教给他,而不会一套暗号一直沿用下去。

如此环环相扣,严格缜密,所以白莲教才能躲过官府的搜捕打压,代代相传至今。

邓秀才所能交代的,全部仅止于此。

知道得更多一些的是九娘子,不过她和她的两个手下都已经被邓秀才干掉了。

汪直他们虽然没能将白莲教铲除,但总算拔除了南城帮这颗白莲教设在京城的钉子,也算大功一件,不过唐泛觉得,南城帮既然能与宫中搭上线,将幼童发卖入宫为宦,只怕不止行贿万通,在宫里说不定还有其它门路,建议汪直深查。

理所当然,这个提议被汪直拒绝了。

汪直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本来就是抽空回来办差的,现在差事办完了,自然还要赶回大同去,没空再瞎折腾。

而且他告诉唐泛,早在妖道李子龙案发之后,宫中就被彻查了一遍,当时别说白莲教烙印,就是身上有点疤痕的人,都被单独挑了出来,送入东西厂轮番审问,在那之后,与白莲教沾边的奸细都被抓了出来,其他没事的也会定期检查,他们身上根本不会留下什么白莲教的烙印。

也就是说,白莲教烙印确有其事,但那只是针对中下层的教徒,像九娘子这种总坛使者,身上根本没有,当时她也很可能只是在吓唬吓唬唐泛,试探他的心意罢了,根本不能作为甄别教徒的凭证。

末了他还郑重警告唐泛:不要没事找事!

最后这句话寓意深远,以唐泛的聪明,不难听出其中内涵。

汪直不愿意多事,原因其实很好理解:他虽然权势滔天,可权柄大多集中在宫外,伸不到宫内去。不单是他,东厂的尚铭也一样。在宫内如今说得上话的只有两个人,怀恩和梁芳。

内宫十二监里,以司礼监和御马监权柄最大,每个部门里还有掌印和秉笔,简单来说就是老大和老二。

什么地方都要讲究资历,怀恩和梁芳两个人分别是司礼监和御马监的现任老大,就连汪直和尚铭这两个新贵,也只能挂个老二的名头罢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