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十四章 案首与县前十

大明神探1546 第二十四章 案首与县前十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5:0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县试作为科举六场中,最初级的一场考试,不要以为它的难度就一定是最低。

原因很简单,出题人是地方知县,而许多知县为了凸显出自己的水平,还喜欢出小题文。

八股文分为大题与小题,大题是以完整的章、节形式出题,小题则多为截搭,把经文中两个原本不相干的句子组合到一起,让学子破题答题。

这就很为难人了,明清士人都普遍认为小题文的写作“难工”,大题如行于康庄大道,可以据鞍顾盼,但小题如行之峭涧,写时便要提心吊胆,以免有失足之险。

当然也有不少自忖才华的文人,最喜欢用小题装逼,凸显才华。

海玥从不装逼。

他怕小题。

作为题海流,小题简直天克他。

所幸此时拿到题目,目光一扫,就发现三道题的题目,句子和文意都十分完整,是堂堂正正的大题,顿时如释重负。

这倒也不奇怪。

一来历史上,隆庆、万历两朝,才是小题文的创作盛期,出现诸多小题名家;

二来如果在江南那种人文之地,出水平不够的大题,那是要被士林嘲笑的,因为无法有效地区别出答题人的水准,也就显得出题者无能。

但在海南琼山这种地方,出题太难,万一把应试的学子都给难住,同样是出题人的事故。

而海玥这些时日也了解过,刚刚赴任没多久的琼山知县吴柯霜,为人很是低调,此前安南王子遇害案,他其实也有查案的权力,但琼山县衙就好似不存在一样,一切听从府衙的调遣,从未冒过头。

这样的人出题,确实也会求稳。

海玥喜欢这样的考官,这样的考卷,下笔如有神。

县试不是一场考试,分为五场,第一场为正场,文两篇、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格式,全卷一般不得多于七百字。

如果是清朝,理论上答完第一场正场,还有第二场招覆,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到了中期,还要默写康熙和雍正的《圣谕广训》约百字,然后第三场再覆,第四五场连覆,所考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总共要考四五天,综合定排名,量可不轻松。

但在明朝,第一场正试结束,只要通过了,后面几场就不用参加,如果无法通过,后面才是补考的机会。

直到最后一轮面试,考官亲自察验,排除一些“一行征燕向南飞,两只烤鸭往北走”的考生,县试的流程才彻底走完。

有鉴于正试的重要性,海玥下笔极快,酣畅淋漓,一蹴而就。

打草稿的素纸一片空白,他的两篇四书文、一篇试帖诗就已经写完。

海玥没有东张西望,但通过周围的动静,基本判断自己是第一个答完的,马上挺胸抬头,正襟危坐,开始等待。

“哦?”

知县吴柯霜正在巡场,虽然是个存在感不高的县尊,但这种为国取士的县考,还是用心的,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位相貌甚佳,鹤立鸡群的学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