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崛起 > 第十九章 突厥獒(上)

盛唐崛起 第十九章 突厥獒(上)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5: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孤竹,后世又名太舟坞,距离百望山五里之遥,与黑龙潭相呼应。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在此设立带州,聚契丹、奚人与突厥等塞外归化游牧部落居住。

虽依照着唐代的官制律令,但从上到下,都是有胡人自治。

这里没有高耸巍峨的城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却见湖泊如星罗密布,河道纵横交错。这里的水草肥美,是放牧的天堂。想当年,太宗在位时,号称天可汗,四夷臣服。大批胡人向中原迁居,给中央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太宗也担心,这些胡人居住在长安周围会有威胁,于是又下令胡人返回边塞,并创立羁縻州制度。

杨守文站在马车上,举目眺望。

太宗的能力不俗,但是在民族问题上,似乎也犯下了如当年东汉政权犯下的错误。

遥想东汉时期,汉人击溃匈奴,平靖北方。

原本是一个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却因为南匈奴来降,东汉政权将河套地区交给匈奴自制,养虎为患最终演变出五胡乱华的糟糕局面。太宗的羁縻州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暂时稳定胡人。但这些胡人盘踞水草丰美之地休养生息,只怕到最后,又会演变成养虎为患的局面。历史上,契丹人不就是这样在塞外崛起?

不能说李世民能力不够,也不能说他身边的谋臣智谋不足。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更不清楚华夏文明那巨大的包容力。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磨难之后,华夏文明的光辉才会闪耀苍穹。

“整个孤竹,有胡人大约六万人,是昌平人口的五倍之多。”

杨承烈眼中闪烁着一抹精光,轻声道:“这里汇聚了契丹、突厥、奚人以及鲜卑等诸多种族,彼此间更矛盾重重。朝廷之所以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居庸关驻扎万余守军,同时昌平县更是他们南下的一道天堑。为了安抚他们,从太宗陛下开始,朝廷准许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任由他们在这里生活。”

说到这里,杨承烈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扬鞭催马向孤竹行去。

“到了孤竹之后,我会去拜会孤竹县令。

你可以在四周走走,观察一下情况。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和他们生冲突。”

杨守文点头道:“阿爹放心,兕子晓得轻重。”

马车从山坡上缓缓驶入孤竹驻地,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整个孤竹,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

不过天色已晚,集市也显得有些冷清。当马车进入之后,虽有人向这边张望,却没有人出来盘查询问。也难怪,往来孤竹的人员很杂,其中不泛从中原赶来的商人。

似杨承烈杨守文父子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商人,根本引不得人们关注。

父子二人,在一个帐篷前停下。

杨守文下车拴马,而后手提大枪跟着杨承烈走进了帐篷。

帐篷的面积很大,里面摆放着许多桌椅。在帐篷的一边,是一排长有十米的条案。

两个胡姬坐在条案后打盹,听到声音,便睁开了眼睛。

“还有没有干净安静的帐篷?”

杨承烈一开口,杨守文心里却笑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