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 第一百九十六章【登基】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第一百九十六章【登基】

作者:石章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5:0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我分析道:“北方刚刚平定,南方战事又起,现在如果对晋国发起战争,只怕我们取胜的把握不大,而且如果我们攻击晋国,会引起其他诸国的警惕,说不定会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盟。”

焦信道:“的确有这种可能,所以时机的把握对我们来说蔚为重要,等到晋涵两国的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我们在短时间内,闪电般拿下晋国。”

翼王道:“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相对较弱的韩国下手,如果我们现在进军韩国,他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吞并下他的土地应该不难。”

焦信摇了摇头道:“攻打韩国,只会让晋国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就算我们拿下韩国的大部分土地,所损耗的只是韩国的兵力,换句话来说,我们会变相的帮助晋国。更何况我们的真正目的是统一中原,想要及早统一,就必须打破汉、齐、晋三国的联盟局面,灭掉晋国,等于拆除了我们南进的障碍,而韩国也势必被孤立起来,他的形势就会像今日之中山,到了那个时候,只怕我们不去打他,他自己都会投降了。”

陈子苏微笑道:“好一个一箭双雕的妙计。”

焦信道:“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内攻下晋国。”

我点了点头:“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

焦信大声道:“末将遵命!”

许武臣道:“借着这次列国使者前来吊唁之机,太子殿下应该稳住汉、齐两国。”

陈子苏道:“汉国、齐国的力量不容小觑,现在大康的崛起早已引起了他们的警惕,我向稳住他们未必会有这么容易。”

我沉思片刻,方才道:“陈先生,你帮我起草一份诏书。父皇下葬之后,便将我登基之事诏告天下。”

陈子苏点了点头,我又向许武臣道:“具体的事情还是许相国来办。”

许武臣恭敬道:“武臣谨尊圣谕!”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发生了突然地变化,从这一刻起。我已经决定成为大康真正的帝王。

中山国君张智成在翌日上午抵达康都。拜祭歆德皇之后,我在景阳宫接待了他。

张智成的精神比我想象中还要查上许多,虽然他还不到六十岁,已经是满头白发,身材瘦削。两腮深陷,颧骨高高隆起,哪里有丝毫的皇者气势。如果不是知悉了他地身份,我一定以为他是一个久经磨难地饥民。

张智成举止之中流露出对我的敬畏,自从控制住秦国的军事,中山便处于我的威慑之下,他的前途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我地手中。

我首先表达谢意道:“中山王不辞辛苦,远路而来,胤空实在是感激涕零。”

张智成谦恭道:“小王与歆德皇昔日素来交好,一直以来忙于国事。很少有机会相见,记得上次见面已经是十五年前了……”张智成作出满怀深情的模样,泪光烁烁道:“歆德皇音容笑貌仍然在我心中,没想到那次见面之后,竟然成为永别……”

我叹了一口气道:“生老病死。乃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我相信父皇地魂灵定然能够早登极乐。”

张智成慌忙附和道:“一定会,一定会!”

我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想一旁的多隆使了一个眼色,多隆会意,来到我面前道:“主子,玉玺已经收好,要不要查验一下?”

我摇了摇头道:“我正和中山王谈话,什么事情等会儿再说。”

多隆退到一旁。

张智成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子殿下何时登基?”

“国不可一日无君,父皇下葬之后,我会马上登基!”

张智成低声道:“太子成为康国国君,乃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小王这次索性多留几日,参加完殿下的登基大典,再走!”

我笑道:“如此便多谢中山王了。”

张智成似乎终于下定决心,低声道:“小王此次前来还为了与大康加强两国邦交。”

我微笑道:“中山王是如何打算的?”

张智成低声道:“我已经将具体的动议拟好,劳烦太子殿下过目。”他将拟好地协议双手递到我的面前。

我接过展开,仔细看了一遍,张智成的动议并没有太多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无非是对两国原有关系的加强,另外便是列出了每年向大康进贡地数目。

我淡然一笑,将协议放在身边的几案之上。

张智成看到我的举动,目光之中隐然流露出些许的不安,低声道:“太子殿下……”

我重新端起茶盏,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水方道:“中山王看来还是把我当成外人了。”

张智成慌忙道:“在小王心中一直将大康当成自己的兄弟之邦,何来外人之说?”

我微笑道:“康秦之间已经早已达成攻守同盟,我下一步便会取消康秦之间的边界,统一两国的贸易,不知中山王可有兴趣?”

张智成表情变得有些僵硬:“小王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我大笑了起来:“昔日秦国与中山结盟之时,中山对秦国的关卡全部取消,两国贸易任意互通,中山这些年的发展天下人有目共睹。”

张智成缓缓点了点头道:“小王明白了。”

我微笑着拿起那份协议,递给张智成道:“既然是兄弟之邦,日后便不要提起什么进贡之说,中山王无须保留军队,将军队可以编入康秦联军之中,我们三国共同进退。若是中山有了任何事情,便有联军统一应付,对中山国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我已经向张智成挑明。让他取消军队。

张智成点了点头道:“太子放心。小王会重新拟定一份协议……”

我笑道:“何须这么麻烦,我已经让许相国拟好了一份协议。”我转向多隆道:“多隆,去讲许相国拟好的那份协定,拿给中山王过目。”

多隆眉开眼笑的将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拿了出来。

张智成硬着头皮看完协议,紧皱的眉头舒缓开来。我让许武臣拟定的协议并没有他想象中苛刻,除了对让他解散驻军一条比较为难以外,其他地条件倒也合理。按照我的协议,张智成仍旧可以当他的中山王,对中山的政治,法制大康并不干涉。其实这只是我想要安稳他内心地权宜之计,解散了他地军队,等于将中山国的门户洞开,张智成在我的面前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中山王以为这协议还算合理吗?”我满怀深意的问道。

张智成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对他来说出了答应,已经没有其他地选择。

我微笑着握住他的手掌道:“从今日起,中山和大康便是兄弟之邦,中山国的事情便是大康地事情,天下间有任何人敢打中山的主意,便是跟大康过不去!”

以大康今时今日的地位,又怎会有人和我们过不去呢,纵使汉、齐、韩这样的敌国,也派人专程前来吊唁。

长诗姑母阔别康国多年以后,这次专程回归故里,前来吊唁亡兄,我的表兄大汉三皇子项达生陪同母亲一起前来。

听闻长诗姑母前来的消息,我特地让楚儿和绿珠两人陪我前往相见。

长诗姑母虽然生前和歆德皇有过诸般不快,可是如今兄长已死,往日的那些过节也变得毫不重要,毕竟是血浓于水,她在歆德皇灵前哭得几度昏厥过去。

我对长诗姑母始终抱有一份感情,当日在大汉之时,如果不是蒙她维护,我恐怕很难顺利逃出汉都。

项达生为人善良,想起当日我曾尽力用过他,心中不免有些歉疚,这次对待他母子二人,我极尽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娘家人的那份温暖。

长诗姑母坚持在灵柩前守夜,项达生陪伴在母亲身边。

晚膳以后,长诗姑母将我唤到一旁,一天地功夫,她显得憔悴了许多,消瘦了许多。

我恭敬的扶她在椅上坐下,轻声道:“姑母若是疲惫,可以去后面歇息,千万不要累坏了身体。”

长诗姑母黯然叹了一口气道:“我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心中有些话想对你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