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91章 你管这叫罢官?(三更到,新年妙)

第(1/3)页

第91章 你管这叫罢官?(三更到,新年妙)

多年以后,执掌内阁的首辅大学士解缙,依旧会记起他的前任被罢免的那个早朝……徐景昌出现在了午门之外,他和几位尚书打招呼,还特意到了蹇义面前,低声道:“我听说这一次京察,会有九卿罢黜,不会是我吧?”

“绝对不是!”蹇义断然否认,徐景昌完全确认,他要和通政使的位置告别了。

毕竟只有否认的,才是真的。

接下来徐景昌没有多话,他只想默默看着这帮人,到底怎么把自己搞掉……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

群臣步入奉天殿,朝拜天子之后,朱棣的目光巡视百官,而后道:“朕年初的时候,接到了你们各部衙门的题本,都说了今年的想法,到了现在,一年过去了大半,秋收在即,你们也都说说看,到底做成了多少事,能不能躲得过牢狱之灾?”

朱棣看了一圈,就盯上了夏原吉、

“户部尚书,管着大明的钱袋子,朕现在的收支情况如何?能有多少结余,你跟朕说说吧。”

夏原吉早有准备,他挺身而出,笑道:“陛下,这大半年户部上下,殚精竭虑,须臾不敢懈怠。去岁陛下就免除了遭遇兵灾州县的税赋,又数次降恩,免除灾区赋役。按理说户部岁入会下降不少。不过自从年初开始,户部就安排官吏,巡查各处,主要催收历年积欠的钱粮。其中江西一省,就多收了一百二十万石的积欠,已经悉数上缴国库。”

朱棣心情大好,笑道:“江西田赋,一直以来都很难解决,能有如此成果,伱用心了。”

得到天子赞誉,夏原吉也是很欣慰。

说来惭愧,徐景昌能想到用江西官吏去苏松常镇当知府,自然可以安排苏州等地出身的官吏,前去江西催收积欠。

这俩地方都是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

江西士人主导了大明朝的上半场,而江南的士人则主导了下半场。

大家伙都知道徐阶取代了严嵩,这不光是徐党的胜利,而且还是江浙的胜利……自此之后,除了江西出身的刘一燝短暂当过一年首辅之外,再无江西人出任首辅。

相反,南直隶,浙江,也包括福建,人才辈出,长期把持内阁。

严阁老之所以成为大明奸臣之首,也跟老乡不给力有关。

假如多点江西人把持内阁,肯定要替严阁老说点好话的。

就算不给严嵩说好话,也肯定会痛骂徐阁老的。

夏原吉学到了这个小技巧之后,果断安排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吏,前往江西,清理积欠。

结果就是杨士奇、胡广、金幼孜等人拼命折腾苏松常镇,而夏原吉放出去的这帮人,玩了命催逼江西。

结果就是江西一省,多拿了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虽然相比起历年的积欠,还不足三分之一。

但是能在铁公鸡身上拔下羽毛,也算是一大壮举,值得大书特书。

提到了江西清理积欠,自然就要说说苏松常镇的四府税制改革,尤其是火耗归公。

这是个巨得罪人的差事。

当初提出来,徐景昌福至心灵,甩给了四位内阁学士……杨荣等人简直感谢徐景昌的八辈祖宗!

他们到了地方上,才算真正明白,什么是刀光剑影,哪叫出生入死!

身在朝堂,哪怕是徐景昌,想要坑人,也要找个恰当的名目,可是到了地方,那却不一样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