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72章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天子?

第(1/3)页

第72章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天子?

蹇义身为百官之首,朱棣已经几次话里话外,询问立储的事宜,出于谨慎,蹇义一直没有表态,但是很显然,他没法沉默太久。

这是一道必考题。

“徐通政,你看二皇子要是成为储君,八成用不了三年,这朝堂就会一地鸡毛。要是三皇子……我看可能三个月足矣。”蹇义忧心忡忡道。

徐景昌一笑,“我看天官还是太保守了,没准三天就够了。”

蹇义脸色骤变,想想那两头猪的德行,还真没准。三天时间,足够他们弄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了。

“徐通政,咱们该想个办法才是。”蹇义的语气近乎哀求。

徐景昌反问道:“蹇尚书,与其琢磨谁更适合成为储君,还不如问问咱们自己,大明需要什么的天子?”

大明需要什么天子?

放在当下的语境里,大约可以理解为朝臣需要什么样的天子,毕竟徐景昌也是大九卿之一啊!

蹇义浑身一震,立储这种事情,多半都是天子做主,尤其是朱棣这么强势的皇帝,朝臣只能揣测天子心思,努力逢迎。

至于帮着天子做主,推举心仪的人上位,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啊!

他又看了看徐景昌,发现这小子神色淡然,仿佛就在谈论中午吃什么一样,毫无波澜。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过了许久之后,平静下来的蹇义才横下心道:“太祖皇帝起自布衣,英明神武,横扫烟尘,奠基立业,三十年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大明朝方有洪武盛世。若是懿文太子能多活些年,承袭基业,让大明朝廷偃武修文,延续盛世,必能民生富裕,远迈汉唐。”

说到了这里,蹇义停下来,没有继续讲。

但是谁都听得明白,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经过朱元璋秋风扫落叶似的治国方式,应该有一位温和的皇帝,修补朱元璋铁腕治国留下来的创伤。

奈何朱标早死,朱允炆又接不住。

此时朱棣登基,毫无疑问,他又是个强悍的天子,朱棣在日,必定会狂飙突进,雷厉风行。许多不敢想的壮举,都会在朱棣手上实现。

修书,下西洋,改革税制……光是已经铺开的东西,就已经让人心惊肉跳了。

所以接下来的天子,绝对不能这样狂飙突进,大明朝已经太累了,需要改变一下风格,让大家伙停下来喘口气。

“大明的储君必须谦恭友爱。”徐景昌缓缓道。

“还要仁慈节俭,不铺张浪费,好大喜功。”蹇义斟酌着补充。

“还应该尊重大臣,相信贤臣治国,不会动不动就把大家伙关起来。”徐景昌笑道。

“尤其是要让文武朝野都能接受,不会挑起内乱,保证皇权平稳过渡……大明朝经不起更多的乱子了。”

一个靖难之役,已经让大明元气大伤,如果再来一次,那还不天崩地裂,江山大乱啊?

他们越说,理想的太子轮廓就越清晰。

既不是朱老二,也不是朱老三。

“大殿下他行吗?”蹇义疑惑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