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50章 户部还是通政司?

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50章 户部还是通政司?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0: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50章 户部还是通政司?

“陛下,臣以为征收商税和田赋一样,都是充实国用,同样的道理,还有盐税。长芦、两淮、两浙,大明为了确保盐税征收,至少安排了几万盐丁。臣以为比照盐税,增加税丁,势在必行。”

徐景昌侃侃而谈,义正词严,“初期最好有八千,最低也不能少于五千。只有这么多税丁,才能确保征税顺畅,充实国用。”

朱棣绷着脸道:“是不是太多了?这么多税丁,要增加多少开支?”

“陛下,这些税丁可以从五军都督府借调,暂时挂在户部之下,并不会增加开支,等到一切顺利,商税增加,到时候再进行调整,也会宽裕很多的。”

朱棣依旧皱眉头,他看了看夏原吉,“夏尚书,你也是这个看法?”

夏原吉略微沉吟,他拉着徐景昌一起来面君,心里头还是提防着徐景昌的。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在通政司干了几个月,比人家几年的老吏还要难缠。很多人私下里都说,去通政司就是闯鬼门关。

毫无疑问,徐景昌就是鬼门关里青面獠牙的恶鬼。

这种人如何能信任?

但是今天可不一样,徐景昌当真冲在前面,毫不犹豫替户部争取权力,当仁不让。

夏原吉多少有点感动,毕竟这是替户部说话,争取好处。

“回陛下的话,臣以为徐通政所言,颇有道理。臣这里也收了几个月商税,累计折算,有近五十万两银子,解送国库。”夏原吉顿了一下,然后道:“陛下,或许商税数额远不如田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多。但田赋征收以粮食为主,不管储存还是运输,都非常麻烦,遇到了紧急的事情,从各地调拨粮食,会大大耽误时间。所以征收商税,保持相当数额的真金白银,方便朝廷应急,非常必要,这是关乎大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臣只有披肝沥胆,向陛下陈说。”

夏原吉的这番话,着实戳到了朱棣的痒处。

像大明这么庞大的农业国,又缺少金银,在征税的时候,必须以实物税为主,不然的话,老百姓损失太大。

一百多年以后,尽管吸纳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大明朝的一条鞭法,依旧造成了许多百姓破产,问题就在于从粮食变成货币,甚至还要从铜钱变成银子,多一道手,老百姓就多一道盘剥,可持续竭泽而渔了属于是。

明初的税收,还是以实物税为主。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许多大的工程,对外用兵,依旧要折算成银子……因为这玩意价值足,重量轻,携带方便,币值稳定。

不然你拿一千万贯宝钞给兵部,让他们采购军粮,半个月过去,宝钞贬值,只能买七成的,再过一两个月,就只剩下五成……这个仗还怎么打?

所以说开征商税,有个绝佳的好处,那就是增加纯粹的货币收入,这对大明朝来说,至关重要。

朱棣沉吟再三,也不得不承认,夏原吉打动了他,徐景昌讲的增加税丁,也算恰如其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