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68章 来自顺军的试探

第(1/3)页

“报!陛下,西北方向发现一股敌军,旗子上写的顺字,似是李闯贼的主力大军到了!”

不等朱连解释,一个斥候飞奔而来,单膝下跪报信。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守城的兵士纷纷变了脸色,齐刷刷看向西北。

京师久无战事,上一次打仗还是在崇祯二年。

那一战,死了太多人。

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还有一个被凌迟的袁崇焕。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似乎已经被遗忘了。

同样被遗忘的,还有战争的残酷。

朱连接过千里眼,往西北方向看去。

果不其然,一支顺军骑兵正朝京师的方向疾驰而来。在他们前面有几个零星的骑兵正玩命的策马狂奔,不用想那些都是明军的探马。

不多时,这些骑兵便到了明军火炮射程之外。

他们没有排成队列前进,而是成片的散开。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减少明军炮火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明军火炮种类繁多,炮弹主要有两种,大个的实心弹或百子连珠弹,前者射程远,后者杀伤面广。(开花弹也有,但只有熟练的炮手才能发射开花弹,即便如此失误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所以实战中很少使用。)

所有的火炮中红夷大炮射程最远,可以达到两千米左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射程,射程越远使用的火药量越多,使用的火药量越多炸膛的风险也越大。

天启元年成书的《武备志》,对火炮弹药的装填量有严格的量化要求。减少炸膛风险的同时,增加火炮的寿命。

追到明军火炮射程附近时,追兵停止了追击。

城上的守军不甘心,有人用火炮朝那些骑兵发射了一枚炮弹。

不出意外的落空了。

李邦华放下千里眼,眉毛拧成了一团,指着正在挖土的顺军问道:“陛下为何说他们不是来掘战壕的?”

“夜黑风高,城上的人看不到,如果是掘战壕,为何不在晚上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