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红楼之庶子风流 > 第五十一章 惊喜

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五十一章 惊喜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喧嚣热闹的灯节过去,大乾十年的新年,算是终了了。

府衙开衙,百业开箱。

无论官民,都开始了新一年的繁忙。

而在灯节那日鼓楼大街发生的奇事,也随着众人口口相传,散播开来。

都中诸多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这家“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坊,以为奇事。

只是这种事,在寻常百姓耳中,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乐子,不以为意。

二十两就能够让一家吃喝一年的时代,没有哪个普通百姓会花半年的银钱买一套“华而不实”的书。

可此事在读书人耳中,却荡起了巨大的风波。

有赞世翰堂数十年不易其志坚守祖制之风骨者,也有骂其哗众取宠不知变通者。

更有甚者,有人将世翰堂之做法,与如今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变法之事联系在一起,辩其是非对错,推波助澜……

使得世翰堂灯节一事,在朝野上下传播的愈演愈烈。

也因此大名,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只要囊中稍微宽裕些,多半都会遣人去鼓楼大街,买一套“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回来,看看到底如何。

一时间,世翰堂的书,竟隐隐和“着儒衫戴青衿者”甚至与朝争挂上了钩。

愈发扬名。

在国子监中,即使有些家资不宽裕者,也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一套世翰堂的书,以为雅士之余,亦标明身份。

大乾开国百年,世风原本就渐起奢华,世翰堂的书,此时居然成了相互攀比的象征。

而许多不学无术却多财之辈,为了妆扮身份,也愿意花费三倍的价钱,来买一套世翰堂的书来装点门面。

如此一来,自上元灯节之后,短短数日里,世翰堂卖出的书,倒比之前数年卖出的还多。

若非早先半月,贾琮就要求林诚倪二加大投入,将老底儿都投进来,刻板印刷,再加上之前多年的库存,世翰堂的书怕要供不应求了。

至于有人在世翰堂,无心之下发现了《聊斋志异》。

初读之后便惊为天人,再度引起种种热潮,使得世翰堂之书,有洛阳纸贵之势,自不必再多言。

然这一切繁华闹事,暂时都和贾琮无关了。

在主导了灯节那场戏后,贾琮便再度蛰伏起来。

并且郑重告诫林诚、倪二两人:得意时莫要忘形。

如今他们根基都太浅,任何的招摇,都可能引来灭顶的打击。

尤其是在和朝堂变法之事产生瓜葛后,这是连贾琮都没有想到,也无法左右的巨浪。

这个时候,闷声发财,缓缓积累力量才是王道。

再有不知足,搞小动作,是祸非福。

有了灯节的巨大成功,原本就对贾琮信服的林诚、倪二两人,如今更是言听计从。

对于贾琮的吩咐,自然无有不遵。

原本和伙计邱三制定的一系列扬名“奇事”,也就至此按下,以免画蛇添足。

如此一来,隐隐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世翰堂,竟又平稳的回落着陆,隐声匿迹……

……

荣府,墨竹院。

正堂。

淡淡晨曦的光束,透过窗纸挥洒进来。

堂内熏笼里点着银霜炭,温暖中散着清香。

身着一袭白衫的贾琮,坐于东侧临窗的桌几上,静神专注的读书。

世翰堂的成功,对他来说,好似没能带起一丝波澜。

生活也并没有起多大的变化,每日里依旧是读书写字。

只是,他觉得没有多大的变化,在其他人眼中,他的变化,却一日胜过一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